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


走在佛法的路上,你不能以「身」去完成,你必須以「心」去走。

鎖在牢獄裡的只是這個身體,不要讓心靈也被鎖住了。

 

我們僅祇是這具身體的訪客,就如在這裡的聽堂一樣,它並不真的是我們的,我們只不 過是暫時的房客。

 

沒有人任何人能替你做,光聽別人說也無法斷除你的疑惑。唯一能斷除疑惑之道,就是你親自做一次地完全放下。

 

佛法是在修行中生起的。教導只是指出領悟的方法,若要領悟佛法,必須將那教導帶進我們的內心。

 

任何嘗試要強迫自己平靜下來,都只是執著和欲望的表現,反而會阻礙你注意力安定下來。

 

當你做每一件事情時,你必須心裡很明白,很清楚。當你看清楚時,就不需要去忍或勉強你自己了。你感到受障礙與有負擔,是因為你不了解這點!

 

禪修的目的不僅於經常平靜自己,讓自己脫離憂惱而已,而是要洞見和絕滅使我們一開始就無法平靜的原因。

 

修行只是關於心和心的感覺而已,而不是一樣我們必須去追逐或奮力爭取的東西。你所要做的,只是試著保持覺醒。

 

這些感覺生起的地方,就是我們能夠開悟,智慧能夠生起的地方。

 

學習去辨認「欲望」和「需要」的不同。

 

混亂升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升起的地方;那裡有混亂,我們透過智慧,那裡就有寧靜。

 

平靜是引發智慧的基礎,而智慧則是平靜的成果。

 

覺知者如實地徹見,而不因變遷的現象而快樂、悲傷。

 

 

 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如實了解事物的真相,並放下對一切外緣的執著,以一顆不執著的心作為你的依歸。

 

我們必須如實地看事物感覺只是感覺,念頭也只是念頭。這就是結束所有我們問題的方法。

 

你必須看見在快樂中的不圓滿之天性。

「無常」這真理是世界上最單純的事,卻也是最深遠的。

 你必須把持住心,反覆地觀這個苦和不愉快,只是一個不穩定的東西;終究它是無常、苦、無我的。

 

欲望一直存在著,這只是心的一種狀態。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但卻沒有執著。

 

沒有人能教你這個真理,只有當「心」親自瞭解時,它才能滅絕和捨棄執著。

 

別執著良善,別執著邪惡;這些都是世間的性質。我們修行以超越世間,從而將這些事情帶往終點。

 

如果我們做事只是為了求得回報,它將只會引起痛苦。修行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

 

即使連定(平靜)都不該去執著。

 

坐禪不是要「得」到任何東西,而是要「除」去所有一切。

 

本文作者:  阿姜查禪師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食物治療疾病]哈佛大學預防糖尿病七種吃的訣竅

根據201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統計,全球罹患糖尿病的患者竟高達36.6億人,每8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2010年全世界11.6%的醫療費用花費在防治糖尿病上。糖尿病患者佔全台人口高達10%,其中96%患者為第二型糖尿病,造成台灣每57分鐘便有一位患者離開人世間,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前五名。第二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包括環境和遺傳等因素的交互影響。即使有家族病史的遺傳體質,只要後天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良好也就不會罹患糖尿病。根據最新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和醫學院、和國立新加坡大學等所發表 10篇針對第二型糖尿病大型的前瞻性群體研究,指出吃的「食物種類」和「用餐次數」都與第二型糖尿病息息相關。

一、少吃動物蛋白質和動物脂肪,改吃植物蛋白質和脂肪:攝取動物蛋白質和動物脂肪會增加3137%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其中吃紅肉最多的一組比吃最少一組增加64%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表示動物蛋白質和動物脂肪之所以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主要是由於吃「紅肉」造成的。相反地,女性攝取植物蛋白質和植物脂肪明顯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65歲以下的男性攝取植物蛋白質和植物脂肪也減少22%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二、不吃紅肉和加工肉品,改吃全穀類、堅果: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針對紅肉和加工肉品的大型前瞻性研究發現,每天增加一份85的加工紅肉增加32%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每天增加一份85的未加工紅肉增加12%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每天吃一份堅果(28)或全穀類(32g一片全麥麵包或200g一杯煮熟的糙米飯或麥片)來取代一份加工紅肉,減少3235%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每天吃一份堅果(28)或全穀類(32g一片全麥麵包或200g一杯煮熟的糙米飯或麥片)來取代一份總紅肉,則減少2123%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三、少吃魚和海鮮,改吃植物性omega-3脂肪:吃魚最多一組比吃魚最少一組增加49%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吃魚和海鮮來源的omega-3脂肪酸最多一組比吃最少一組增加44%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其中攝取魚的DHA最多一組比最少一組增加52%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表示魚的omega-3脂肪酸,尤其是 DHA,是魚等海鮮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在新加坡華人的大型前瞻性研究進一步發現,植物性omega-3脂肪酸(ALA)攝取最多一組比攝取最少一組明顯減少21%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四、少吃白米飯或白麵粉食品,改吃糙米、全穀類:中國和日本亞洲人每天吃白米飯最多一組(437-750g)比吃最少一組(278-500g)增加55%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不過在西方人每天吃白米飯最多一組(56-112.9g)只增加12%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可能是由於西方人每天吃白米飯最多一組的份量都遠低於東方人吃白米飯最少一組!
五、不喝果汁和含糖飲料,改喝白開水:每天喝一份果汁(蘋果、柳橙、葡萄柚和其他果汁)增加11%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每天喝一份含糖飲料增加9%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如果每天喝一杯白開水來取代含糖飲料和果汁,降低7%8%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六、多吃富含花青素的水果:每週吃藍莓2份一組比每月吃少於1份者明顯減少23%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每週吃蘋果或梨5份一組比每月吃少於1份者也減少23%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每天攝取花青素最高一組比攝取最少一組降低15%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表示水果預防糖尿病的效果主要來自花青素。
七、要吃早餐,不吃零食:不吃早餐的男性顯著增加21%27%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不吃早餐加上每天吃4-7餐的男性增加37%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且不受身體質量指數(BMI)的影響。三餐之外吃零食增加1329%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不過是透過體重(身體質量指數)的不良影響。所以,預防糖尿病最佳的飲食模式,就是每日吃三餐含早餐以及不吃零食!
德國的前瞻性調查癌症和營養學(EPIC)的研究發現,堅守健康飲食生活的四原則(1)低肉類消費和攝取大量的水果、蔬菜、和全麥麵包,(2)不吸煙,(3)身體質量指數小於30,以及(4)平均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的病人,比沒有堅守健康飲食生活原則的患者在7.8年之後,降低93%糖尿病風險,降低81%心肌梗塞風險,減少50%中風危險,減少36%整體罹患癌症的風險。
除了降低上述慢性疾病的風險之外,植物性的飲食 (結合適度運動、壓力處理技巧、和社會支持),甚至可以逆轉嚴重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病程。美國每年醫療費用高達26千億美元,其中超過75%是花費在慢性疾病。如今歐美的醫學研究已經證實,盡量不吃紅肉和魚等動物蛋白質和脂肪之健康飲食,確實減少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和癌症的發病率,從而降低醫療費用,人們可以少繳健保費,醫療人員也減少過勞死。除了健康的利益之外,我們每一天作出的食物選擇,也會影響地球的存續。凡是對健康有益的,對我們的星球也有益、地球也就能永續發展!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香蕉-不要吃太少


香蕉--不要一次吃三根 香蕉不能放進冰箱?你知道原因嗎? 墙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宣佈,允許香蕉業宣傳香蕉能降低血壓高和中風機會。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對「香蕉」有另外一種看法。
香蕉含有三種天然糖份:
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再加上纖維質。
研究顯示,兩條香蕉,可以提供足夠能量維持90分鐘劇烈的運動。難怪很多世界知名的運動員都以香蕉為首選生果。 但是,香蕉不單只提供能量。香蕉還可以幫我們克服或治療好多病症和身體狀況,使我們必需把香蕉加進每天的餐單。
抑鬱症: 
最近一項調查發現,患抑鬱症的人,在吃過香蕉後,感覺好好多!因為香蕉含胺基酸,會轉化成血清促進素,令人鬆馳、提升情緒。
貧血  香蕉鐵質含量高,能刺激血液內的血色素。
血壓高:
香蕉含極高量的鉀,但鹽份低,最理想是降血壓。最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宣佈,允許香蕉業宣傳香蕉能降低血壓高和中風機會。 腦力 
在英國Twickenha就有200名學生,為了要提升腦力,幫助考試,在學期開始,於早餐、小休和午飯,都吃適量香蕉。研究顯示含豐富鉀質的香蕉,能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對他們讀書有所幫助。 便秘  香蕉的纖維質很高,可幫助回覆腸胃正常活動消除便秘,無需服用輕瀉劑。
宿醉 :
香蕉加蜜糖可以即時解酒。香蕉鬆馳胃部,蜜糖提升血糖水平,舒緩精神。 心絞痛 
香蕉對身體有一種天然的制酸性,有鎮痛作用。 早上無精打彩  早餐後午飯前,吃少量香蕉可保持血糖水平。 蚊釘蟲咬 
用香蕉皮內部輕擦患處,可退腫消炎。 緊張  香蕉的維生素B含量高,可幫助抒緩神經系統。 超重 
奧地利心理學學校研究發現,工作壓力大,使員工會不斷進食巧力克和薯片去抒緩情緒。研究員對5000名醫院的人做研究,發現體型肥胖的,通常都是職司壓力非常大的工作。研究總結認為,要避免引起對抒緩情緒食物的欲念,就應該約每兩小時吃一點高炭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降低身體內的血糖水平。 胃潰瘍 
香蕉是調理腸胃失調的食方,因為香蕉有著柔軟的纖維而且柔滑。對於長期患者來說,香蕉是唯一可以進食的未煮熟食物,而不會有不良反應。香蕉還可以中和胃酸和減少疼痛。 體溫控制 
在不同國家、地區和文化中,都有把香蕉作為一種「降溫」的果物,可以用作降低身、心的熱度。在泰國,孕婦為了使嬰兒出生時有較為涼快的環境,臨盆時就會吃香蕉。

戒菸 :
香蕉可以幫助戒菸。香蕉含維生素B6B12,也含鉀和鎂,可以復元戒菸者因為沒有了尼古丁刺激的影響。
壓力 :
香蕉所含的鉀,可以調節心跳使之正常化,從而將氧氣順利送到大腦,及調節當受到壓力緊張時,我們的新陳代謝就會加快,因而使鉀的水平下降。
鉀含量高的香蕉,正好作補充。 中風 
據著名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指出,長期吃香蕉,中風死亡的機會率大大降低40%
香蕉的確可以治療許多疾病。
如果跟蘋果比,香蕉多四倍蛋白質、多兩倍碳水化合物、多三倍磷質、多五倍維生素A和鐵質、多兩倍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香蕉也含豐富的鉀,是最有益的食物。所以,應該把那句老句子改為:「一日一香蕉,醫生遠離我。」 

PS
:猴子經常都情緒高漲和開心,應該是吃很多香蕉的原因。還有,想皮鞋潔亮如新?嘗試用香蕉皮的裡面,直接擦到皮鞋上,然後用乾布擦淨,效果真神奇!
緩解眼睛干澀避免其過早衰老:
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常常會覺得眼睛乾澀或紅腫、疼痛,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就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這是台灣番薯藤健康網站的一篇文章日前告訴讀者的。 
文章中指出,香蕉保護眼睛的功能首先和其中含量豐富的鉀有關。人體攝入鹽份過多,會導致細胞中存留大量的水分,引起眼睛紅腫。香蕉中的鉀可以幫助人體排出這些多餘的鹽分,讓身體達到鉀鈉平衡,緩解眼睛的不適症狀。 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胡蘿素。當人體缺乏這種物質時,眼睛就會變得疼痛、乾澀、眼珠無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僅可減輕這些症狀,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眼睛疲勞,避免其過早衰老但是......這麼多的好處,到底跟不要把香蕉放進冰箱有什麼關係呢?香蕉是越熟透越有效果,就是要叫你趕快把香蕉都吃光,而不要放入冰箱冷藏,忘了他的存在~~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中醫告訴你!從「牙齒」看全身

別再以為牙齒只能咀嚼食物。

其實口腔是任督二脈交會之處,牙齒也反應了骨骼、胃腸、全身的健康。
老一輩的常告誡我們「病從口入」,只不過,以前可能只是怕吃到不乾淨的食物,但現在牙醫師會告訴你,那是因為口腔內的細菌會影響全身。

口腔內光是厭氧菌就有700多種,是全身最多種細菌的地方;
而且別小看這些細菌,他們不只會在口腔內作怪,造成蛀牙、牙周病、口臭,這些細菌還會沿著微細血管,沿著呼吸道、消化道,在你全身各處搗蛋,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腦部膿瘍、呼吸道感染、胃潰瘍等。

流行病學甚至開始懷疑,許多肥胖、骨質疏鬆,也都有可能是這些牙菌斑肆虐所造成。

再告訴你一些驚人的數據:
健康的牙齒,光牙齦溝就有約103個細菌,牙齒表面約有109個,而如果你有牙周病,那就要當心了,你一顆牙齒上就有1011個細菌。

不過這些細菌並不是與生俱來。
剛出生的小baby口中並沒有細菌,可是當他們用「哇!」一聲宏亮的哭聲宣告他們的降臨世間,接觸了空氣,也讓細菌進到了口腔。

只是,這些細菌並不是我們所害怕的厭氧菌。
當這些細菌在口腔內不斷堆積形成牙菌斑,然後持續增厚,底層就出現無氧狀態,才讓厭氧菌茁壯、生長,進而引發口腔內的發炎現象。
「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刷牙。我們只能靠機械性的刷牙動作來降低細菌的數量,避免營造無氧狀態,」高雄醫學大學厭氧暨口腔微生物中心主任賴辰雄解釋。

齒為骨之餘、腎之餘;
齦為胃之絡

就連在中醫理論中,口腔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樞紐。
「它是任督二脈交會之處,也是五臟六腑所貫通之處,」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解釋,中醫認為,從牙齒也能反映全身健康狀況。

督脈循行於人體背後正中線,由下(尾骨之長強穴)往5上經腰、背、項、頭、面,走到上顎的齦交穴(上唇繫帶與齒齦連接處),任脈則循行於人體前正中線,由嘴內舌頭、下顎處往下行走,經下巴、頸、胸、腹到會陰穴,任督二脈經由舌頭抵上顎牙齦後方來相連。
五臟六腑的精氣,經由經絡運行輸佈齒齦。牙齒、牙齦強健與否,也反映了五臟六腑精氣是否充沛。

其實,牙齒在中醫診斷裡是一項重要依據。
中醫的望診法中,除了看眼睛、舌頭、臉色等,還有一種就稱為「齒齦望診法」。很驚訝吧,牙齒有什麼好看的?牙齒看得可詳細了。

整體而言,中醫認為「腎主骨,骨生髓,長齒,所以齒為骨之餘,也為腎之餘,」換句話說,腎跟骨有關,牙齒也是骨質,又剛好是骨骼的外顯表徵,所以牙齒與骨骼的變化都與腎功能相呼應。

事實上,西醫也有愈來愈多研究探討牙周病與骨質疏鬆之間的關聯。
美國曾發表報告指出,停經後婦女如果罹患骨質疏鬆症,下顎骨的骨質密度比沒有骨質疏鬆症婦女來得低很多,且牙齒喪失的數目也較多;
日本的學術報告也發現,停經婦女中,牙周健康者,其咬合力量是全口無牙者的6倍,同時其腰椎骨質密度也較全口無牙者來得強。
可見停經後婦女若合併牙周病,以致牙齒脫落、咬合力量銳減,也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一項加重因子。

除此之外,牙齦也是中醫望診的依據之一。
依中醫的說法,「齦為胃之絡」,上排牙齒、牙齦位於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下排牙齒、牙齦則在手陽明大腸經的路線中;
從牙齦的變化,可以自我檢測腸胃是否健康。

每顆牙齒都有相對應的經絡

有趣的是,中國古代有些醫書中甚至記載了每顆牙齒,從門牙、犬齒、小臼齒到大臼齒,都各有相對應的臟腑經絡關係。

例如在《瘍醫大全》裡,
四顆上門牙是屬心經,
下門牙屬腎經;
而在《辯證奇聞》中,經絡的對應是左右、上下對稱的,
因此書中指出,上下八顆門牙都屬心包經。

這謎樣的中醫經絡對應關係也吸引了德國一位內科醫生傅爾(Reinhold Voll)。他本身有解剖學背景,又特別學習了中醫的針灸理論,自行發明了一種電流刺激器EAVelectro 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Voll),以探棒接觸上下牙齦邊緣,依據每顆牙齒的放電狀況來斷定是和哪條經絡有關;
根據他的研究則發現,上下八顆門牙應屬腎經、膀胱經。

陳威達表示,雖然上述所提到的相對應關係不盡相同,但仍有其參考價值。依據不同病人的狀況,搭配其他的診斷方法,再做全面評估、進行預防保健與治療。

多叩齒、咬乾果仁,幫你固腎健齒

如果覺得要記住哪顆牙齒是由哪條經絡掌管,太複雜了,一些簡單的外顯症狀也能稍微判斷你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許多家長擔心小朋友乳牙比較晚長,或是乳牙掉了之後,恆牙遲遲長不出來,除了請西醫檢查外,陳威達也說,在中醫看來,這多屬先天稟賦不足、體弱,甚至腎精虧虛造成,可以多吃些黑色食材,如栗子、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烏骨雞等補腎,來加以輔助改善。

另外像台灣七八成的成年人有牙周病,只是輕重程度不同。
典型症狀是牙齦紅腫、出血,除了西醫牙科治療牙周病的細菌感染外,民眾也可用食療輔助療效。
中醫認為這是屬於胃火上衝,可吃些清胃火的食物,尤其是偏冷的蔬果,例如絲瓜、芹菜、綠豆、西瓜、水梨等來清熱。

如果加上熱疼的症狀,還可以服用清胃散以清胃瀉火。
陳威達也提到,如果是上牙痛,多屬胃經的問題,可吃些綠豆清熱消胃火;

若是下牙痛,因為下排牙齒屬大腸經,可以多吃香蕉來清大腸火;
要是上下牙齒都酸軟微痛,就可能是腎經出了問題,這時可吃些奇異果、桑椹來清腎經虛熱。

中老年人常出現的牙齒痠軟毛病,有時是因牙齦萎縮,牙齒根基不穩,這多半是屬於脾腎氣虛,以致齒失營養,才會痠軟無力。
除了牙醫治療外,中醫也建議,一方面可服用青娥丸補腎健齒,也可每天咬乾的果仁,如杏仁、核桃、松子、花生、南瓜子、腰果、栗子、榛果等,除可強化牙齒,又不傷牙齒,這些都屬補腎食品,符合中醫補腎健齒的理論。

其實,還有一招中國古代相傳已久的「叩齒法」,也是相同道理。
「晨起叩齒三十六,到老牙不落,」具體做法是每天早晚各空口叩咬數十次,先上下叩咬後牙,再叩門牙;
三餐飯後若能上下叩齒36次,也能固腎健脾,幫助消化。

其實,若從西醫的角度來看,細嚼慢嚥似乎也有同樣的作用。
每次咀嚼超過30下,讓牙齒多接觸,藉由對牙齒施力,在上、下顎骨骼表面製造骨骼的造骨細胞能積極吸取養分,促使骨骼製造作用得以活絡地進行;日本神奈川齒科大學的實驗也證實了「愈是咀嚼,牙齒與顎骨愈能牢牢地結合,讓牙齒變得更強而有力」的理論。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謝天渝表示,牙齒由三叉神經支配,而且口腔的位置又很接近腦幹,咀嚼、吞嚥的時候,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也能活化腦神經細胞。
本身也有修習針灸理論的謝天渝鼓勵老人叩牙,甚至多轉動舌頭,「舌頭上有許多穴道,多點刺激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

陳威達則補充說,當閉口滾動舌頭時,能刺激唾液分泌,將這些分泌的唾液再吞下,也是古代相傳養腎的另一個小撇步。

別再把牙齒只當成咀嚼食物的工具。
不論中西醫都同意,照顧好你的牙齒、口腔,也就是在照顧你的全身健康。(審稿專家: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

吃什麼對牙齒好?

牙齦紅腫、出血:綠豆、絲瓜、西瓜、芹菜、水梨等來清熱。

上牙痛:多屬胃經的問題,可吃綠豆清熱消胃火。

下牙痛:下排牙齒屬大腸經,可以多吃香蕉來清大腸火。

上下牙齒都痛:可能是腎經出問題,可吃些桑椹、奇異果,清腎經虛熱。

健齒堅果:杏仁、核桃、花生、腰果、栗子、榛果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食物治療疾病]膀胱共振食物擺脫頻尿的糾纏

女性泌尿道感染,有20~50%會生反覆發生感染,平均每年會發生2.6次,很容易導致慢性膀胱炎,進而造成神經性頻尿或膀胱過動症。

三十歲小姐一年來白天每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要上一次小號,飽受同事和朋友的異樣眼光,除了被主管誤會藉口跑廁所偷懶之外,而且害怕和姊妹淘一塊喝咖啡聊天,深深地影響到她的工作、社交和作息生活。尿液分析正常並沒有細菌感染,膀胱鏡檢查無異常發現,疑似膀胱過動症的神經性頻尿。由於服用醫生開的藥物對頻尿幫助不大,並且有口乾舌燥和頭昏的副作用,因而尋求自律神經門診的協助。

交感神經檢查發現她的交感神經活性過度亢進,顯示體內有慢性發炎的情形。透過膀胱共振食物調節自律神經的活性,首先恢復膀胱收縮的協調性,3天後頻尿便進步到一小時才上一次小號。接著,自律神經恢復了平衡也會改善膀胱的血液循環,進而修復和活化膀胱細胞,一週後林小姐23小時才上一次小號,現在再也不怕和朋友們一起喝咖啡和聚餐,頻尿的陰霾從此一掃而空。

由於女性的尿道比較短,而且肛門和陰道接近尿道口,所以比男性更容易泌尿道感染。醫學研究證實蔓越莓含有濃縮的單寧酸,可以防止大腸桿菌附著在尿道的表皮細胞層,減少感染的發生。不過,蔓越莓代謝物在尿液中的有效濃度大約維持8小時,因此最好每天早、晚各吃一把蔓越莓。另外,南瓜籽、葡萄和蔓越莓也含有豐富的總酚類,具有很好的膀胱抗氧化及中和自由基的功效。

建議女性朋友每天至少也要攝取2,000CC的水份,並且減少憋尿的機會,是減少泌尿道感染最基本的方法,再加上適時多吃當季節的蔓越莓、南瓜籽或葡萄,就能減少泌尿道的慢性發炎,避免神經性頻尿找上你。




原文網址:suiis素易 專欄 http://www.suiis.com/Column/ColumnArticle.asp?id=1080#ixzz31Yzx7oxy
作者》 現代食物醫學作者:陳惟華愛家自然診所院長、英國牛津大學神經學博士、醫界蔬食聯盟發起人之一

茯苓芡實紫米粥,體力加倍

冬天是進補的季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麻油雞、薑母鴨這類「熱補」的食物。對於這些人建議在天冷時,可以吃一些「味甘、性平」的茯苓芡實粥,除對身體最為溫和外,還能補中益氣,讓你保有良好的體力。

【茯苓芡實紫米粥】

【材料】:芡實15g,茯苓10g,黑糯米1杯(約150g),黑糖適量。

【做法】:

1.將芡實、茯苓搗碎(可請中藥行先磨碎或磨成粉)
2.米洗淨後,將芡實、茯苓放入電鍋內鍋,加6杯水。
3.外鍋放入1.5杯水,待電鍋開關跳起後,再燜15分鐘會更好吃。



本文轉摘: 樓中亮預防醫學網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 50歲後開啟亮麗「第二人生」 必吃4大營養素


年過五十經過大半輩子的努力與拚搏之後,事實上,人生還有三十到五十年的時間,必須好好生活,因此,你要過著步履蹣跚、佝僂背影的日子,還是過著活力十足、箭步如飛的退休光景?根據統計,我國民眾無論男女,平均壽命皆愈來愈長,人們也應開始重視,自己的「第二人生」,也許在退休之後,你還能有實現夢想的機會。
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指出,隨著年紀的增長,體內抗氧化素的減少,五十歲後的民眾,補充足夠的營養,是非常關鍵的一件事情,更何況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五十歲後的民眾,倘若營養不足,身體機能隨著衰退,會使老年生活變得慘淡煎熬。
他說,台灣人平均壽命延長,即使過了五十歲,還是有大半輩子要活,所以更應注重飲食的均衡,但部分老年人,卻誤認要少吃、吃素、吃軟不吃硬,恐怕都會讓身體機能加速退化。
根據統計,老年人多有膽固醇過高、血脂肪過高的情況,此外,黃斑部病變也是現代老年人最大的健康殺手,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每十位就有一人罹患黃斑部病變,因此,陳永興提出4大五十歲後民眾,營養補充重點:
1茄紅素扮演抗氧化關鍵/熟齡族平日應多攝取茄紅素、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其中,茄紅素可抑制體內膽固醇合成,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並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從而強化血管功能,減少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2葉黃素減少黃斑部病變/現代人普遍過度使用3C產品,黃斑部年輕化更成趨勢。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若缺乏維生素A、葉黃素、維生素B6B12等營養素,將降低黃斑部對光線的耐受性,老化加上日常飲食營養不足會提升黃斑部導致視力模糊不清晰的風險。
3B群提升身體代謝效率/隨著年齡增長,代謝作用的效率亦隨之降低,許多熟齡族體力顯著下降。因此協助將醣類、蛋白質、脂質等轉換為能量的B群補充便十分重要。適時補充B群能提升體內代謝過程的效率,維持體力恆定,才能確保身體每個環節發揮正常作用。
4礦物質維持身體機能/熟齡族隨著體內抗氧化防禦系統降低,若長期飲食不均衡將加劇疲倦、容易累、免疫力不足等老化現象。這都是因為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及協助抗氧化的銅、鋅、硒、鐵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