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整腸5習慣,人生變輕盈


照顧腸子,人生也變得輕盈,從今天開始,請實踐以下5大整腸好習慣:

1.吃的情緒,比吃什麼重要 

「想要有健康的消化道,第一要務就是將吃當作重要的事,」美國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兼心理諮商師賴宇凡說。

因為腸道布滿神經,如果緊張,身體會以為你在被老虎追,關閉消化系統,其實你只是趕上班而已。「一餐就足以讓腸道受傷,」賴宇凡說。

放鬆地和同事、朋友相聚,不疾不徐享受食物的色香味,就能透過感官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於消化順暢。

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營養科主任詹恩慈也建議,時間太趕或緊張時寧可不吃,腸胃也可以因此迷你斷食,而獲得休息。

 

2.細嚼慢嚥 

從小父母就教我們,細嚼慢嚥讓唾液分泌,混合食物再下肚,才不會帶給腸胃負擔,只是匆忙的我們都忘記了,常常嚼個五、六下就滑下肚。

而且,咀嚼也是給腸胃一個訊號,通知即將有食物要往下了,「至少嚼20下才吞下,」詹恩慈營養師建議。

 

3.吃發酵食物 

賴宇凡每天早餐都吃韓式泡菜或德式酸白菜等發酵食物,因為不用烹煮,立即可食,又對腸胃友善。

食物透過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納豆菌等)產生的化學變化,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過程,都可稱為發酵。發酵食物不易腐敗的原因,就是發酵過程中益菌獲勝。而腸道正需要益菌大軍,維持正常運作。

「吃高纖食物、全食物當然很好,但我們往往需要好菌讓腸道恢復秩序,」《新速食》作者紐希瑙(Jill Nussinow)營養師說。

韓國釜山大學研究將韓式泡菜萃取物放入腸癌細胞裡,可在短時間令癌細胞銳減超過七成。

 

發酵食物除了大家熟知的優酪乳、優格、泡菜之外,還包括醋、味噌、納豆、鹽麴、酸黃瓜、臭豆腐等。

雖然目前沒有任何標準建議一週該吃多少發酵食物,紐希瑙營養師認為,為了整體健康,一週最好吃個幾份,一份代表1/4~半碗的德式酸白菜或13匙的味噌。若擔心部份發酵食物有高鹽疑慮,可選擇偏酸或低鹽產品。

 

4.早晨喝一杯水 

「水,口渴的時候再喝就好,如果你也這樣以為,那就太可惜了,」《自律神經健康人》作者小林弘幸說,他自己起床後,習慣在早餐前喝一杯水,他也要求他便秘門診所有的病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早晨喝杯水。

他解釋,早晨第一杯水固然是補充睡眠時流失的水分,更重要的意義是,誘發「胃結腸反應」。

因為早晨是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優勢切換為活動交感神經優勢的時候,藉由喝杯水,適度刺激副交感神經,誘發自然的便意。

平時也該多喝水,「很多人根本水就喝不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病房副主任陳建宏提醒,水喝不夠,吃再多高纖食物,也無法排出來。

 

5.多吃高纖食物 

要找回潔淨的腸道,需要膳食纖維這支掃把。膳食纖維也會吸附毒素,降低大腸癌發病的危險。

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台灣男性每日平均攝取13.7克、女性14克,距離理想的2530克有段距離。

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非水溶性即蔬果中一絲一絲的纖維,而水溶性即QQ滑滑的食物,如菇類、海藻類等,還有一些看起來不黏,卻有豐富的果膠,如蘋果、燕麥、牛蒡等,也要多加攝取。

主食也要改變,膳食纖維才吃得夠。例如將白米、白麵改為糙米雜糧、全麥麵包等。

如果覺得難以吃夠膳食纖維,只要一天一餐蔬食大餐(吃素),就能解決排泄問題。

透過以上方法重整腸道,腸道會用順暢的排泄告訴你「謝謝」。

BOX:四神湯 

適合所有體質的平民養腸中藥

中醫師陳建宏非常推薦四神湯,認為是最平民的養腸藥,而且「每個夜市都有,很方便」。

四神湯裡的茯苓、芡實、蓮子、山藥,這四種藥膳可以健脾止瀉、厚實腸胃的功能,四神湯屬於一般藥膳,可以自行烹煮,一般都在四神湯裡加蛋白質如小腸、豬肚,素食者可加豆類,增加風味。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中醫告訴你!從「牙齒」看全身


別再以為牙齒只能咀嚼食物。其實口腔是任督二脈交會之處,牙齒也反應了骨骼、胃腸、全身的健康。

老一輩的常告誡我們「病從口入」,只不過,以前可能只是怕吃到不乾淨的食物,但現在牙醫師會告訴你,那是因為口腔內的細菌會影響全身。

口腔內光是厭氧菌就有700多種,是全身最多種細菌的地方;而且別小看這些細菌,他們不只會在口腔內作怪,造成蛀牙、牙周病、口臭,這些細菌還會沿著微細血管,沿著呼吸道、消化道,在你全身各處搗蛋,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腦部膿瘍、呼吸道感染、胃潰瘍等。流行病學甚至開始懷疑,許多肥胖、骨質疏鬆,也都有可能是這些牙菌斑肆虐所造成。

再告訴你一些驚人的數據:健康的牙齒,光牙齦溝就有約103個細菌,牙齒表面約有109個,而如果你有牙周病,那就要當心了,你一顆牙齒上就有1011個細菌。

不過這些細菌並不是與生俱來。剛出生的小baby口中並沒有細菌,可是當他們用「哇!」一聲宏亮的哭聲宣告他們的降臨世間,接觸了空氣,也讓細菌進到了口腔。

只是,這些細菌並不是我們所害怕的厭氧菌。當這些細菌在口腔內不斷堆積形成牙菌斑,然後持續增厚,底層就出現無氧狀態,才讓厭氧菌茁壯、生長,進而引發口腔內的發炎現象。「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刷牙。我們只能靠機械性的刷牙動作來降低細菌的數量,避免營造無氧狀態,」高雄醫學大學厭氧暨口腔微生物中心主任賴辰雄解釋。

齒為骨之餘、腎之餘;齦為胃之絡

就連在中醫理論中,口腔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樞紐。「它是任督二脈交會之處,也是五臟六腑所貫通之處,」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解釋,中醫認為,從牙齒也能反映全身健康狀況。

督脈循行於人體背後正中線,由下(尾骨之長強穴)往5上經腰、背、項、頭、面,走到上顎的齦交穴(上唇繫帶與齒齦連接處),任脈則循行於人體前正中線,由嘴內舌頭、下顎處往下行走,經下巴、頸、胸、腹到會陰穴,任督二脈經由舌頭抵上顎牙齦後方來相連。五臟六腑的精氣,經由經絡運行輸佈齒齦。牙齒、牙齦強健與否,也反映了五臟六腑精氣是否充沛。

其實,牙齒在中醫診斷裡是一項重要依據。中醫的望診法中,除了看眼睛、舌頭、臉色等,還有一種就稱為「齒齦望診法」。很驚訝吧,牙齒有什麼好看的?牙齒看得可詳細了。

整體而言,中醫認為「腎主骨,骨生髓,長齒,所以齒為骨之餘,也為腎之餘,」換句話說,腎跟骨有關,牙齒也是骨質,又剛好是骨骼的外顯表徵,所以牙齒與骨骼的變化都與腎功能相呼應。

事實上,西醫也有愈來愈多研究探討牙周病與骨質疏鬆之間的關聯。美國曾發表報告指出,停經後婦女如果罹患骨質疏鬆症,下顎骨的骨質密度比沒有骨質疏鬆症婦女來得低很多,且牙齒喪失的數目也較多;日本的學術報告也發現,停經婦女中,牙周健康者,其咬合力量是全口無牙者的6倍,同時其腰椎骨質密度也較全口無牙者來得強。可見停經後婦女若合併牙周病,以致牙齒脫落、咬合力量銳減,也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一項加重因子。

除此之外,牙齦也是中醫望診的依據之一。依中醫的說法,「齦為胃之絡」,上排牙齒、牙齦位於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下排牙齒、牙齦則在手陽明大腸經的路線中;從牙齦的變化,可以自我檢測腸胃是否健康。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養肝排毒!

紅棗補氣血勿超過15


中醫認為,春天除了養肝,也可藉由體內環保,達到排毒功效。中醫師強調,紅棗不僅營養非常豐富,而且還能保護肝臟。在平時的養生中,善用紅棗,對身體的助益很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紅棗雖然有益健康,但並非多多益善。中等大小的紅棗,一次食用最好別超過15顆,過量食用有損消化功能,容易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肝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的器官,具有調節氣血,幫助脾胃消化、吸收營養的功能以及調暢情志、疏理氣機的作用。春季養肝得法,不僅能提升免疫機能,更能帶來整年的健康安壽。
火毒內生 紅棗補氣血排毒
傳統中醫所謂的毒,其實質是人體不能排泄掉的、多餘的且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像是口臭、便秘、長青春痘、舌苔黃、牙齦腫脹、眼紅、嘴破等;尤以情緒不暢、肝氣鬱結,日久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積少成多,火毒內生為最常見的原因。

基本上,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中醫處方中,紅棗有緩和藥性,以及安神的功能;紅棗能補氣養血,是很好的保肝補氣的食材;而紅棗泡水養肝排毒,能增加人體血清蛋白,從而有助保肝排毒。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吃什麼對牙齒好?


牙齦紅腫、出血:綠豆、絲瓜、西瓜、芹菜、水梨等來清熱。

上牙痛:多屬胃經的問題,可吃綠豆清熱消胃火。

下牙痛:下排牙齒屬大腸經,可以多吃香蕉來清大腸火。

上下牙齒都痛:可能是腎經出問題,可吃些桑椹、奇異果,清腎經虛熱。

健齒堅果:杏仁、核桃、花生、腰果、栗子、榛果。

別再把牙齒只當成咀嚼食物的工具。不論中西醫都同意,照顧好你的牙齒、口腔,也就是在照顧你的全身健康。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身體5個變化是衰老的徵兆


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過程,也是每個人都不希望的事情,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正在走向衰老呢,其實我們的身體會為你提示衰老的警號,而且有幾個很明顯的信號,我們就一起看看有哪幾個信號。

 

鼻子形狀改變也許是衰老的表現

 

1、鼻子——匹諾曹效應。鼻子是有美麗時限的,鼻子最美的時間是20-40歲。40歲以後,你每天早上起床就會發現鼻孔下垂,鼻型改變,鼻梁也稍有下陷,甚至,你能感覺到鼻子比以前大了很多,所以,45歲之後,你不能再說任何謊話了!這是因為,鼻子像其他軟組織(皮膚, 脂肪和肌肉)一樣萎縮。隨著時間的增長,骨骼也會萎縮,沒有了骨骼的支持,這些軟組織就少了可供支撐的基架。

 

2、牙齒——兔子的門牙。如果你發現牙齒變得比以前更長了,這不是因為它們在增長,而是因為牙龈在萎縮,甚至一部分牙根已經暴露在外。門牙的平均長度一般在10~12毫米,隨著牙龈萎縮導致的牙根暴露,這個數字會增長到15~17毫米。身體機能的逐漸衰老造成了皮膚失去彈性,牙龈開始松弛。

 

3、頭髮——越來越稀疏。正常狀況下,每個人每天都會脫落一些毛發。但是如果發現頭發稀疏變薄,並且已經退過了發際線,或者毛發脫落變薄的地方越來越大,這就說明你要重視這個問題了。35歲以後,相同比例的男性和女性都會漸漸遭受頭發稀疏的困擾。原因同樣與雌性激素的分泌有關,一直以來雌性激素被視為是毛發生長的保護傘。食療推薦:芝麻、核桃、大棗等補腦補腎的食物。

 

4、脊椎——駝背。35歲以後,脊椎、腰椎開始退步。女性渴望的S形身材,可不是說你的脊椎要變成S型。脊椎出現了側彎,就會帶來很多疾病。女性與男性相比,發生脊椎側彎的人群是男性的3倍,脊椎側彎的女性特別脆弱,輕輕搬一次東西很可能就導致需要一個月平躺在床。脊椎疾病還可能影響到心腦血管疾病和心理健康。

 

5、腸道——不潔。你沒有想到這個盤繞長達5~6米的家伙竟然是你衰老最開始的地方的確如此,因為腸道是我們身體裡重要的消化吸收系統,營養從這裡吸收,毒素、垃圾從這裡排出。醫學專家指出,人體90%的疾病與腸道不潔有關,1天不排便等於吸3包煙

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春季養脾


脾為後天之本,脾虛則容易生病且老得快。現代人因為生活緊張、壓力大,吃頓飯也沒能好好吃,不是隨便吃一點飯糰、三明治,就是等到下班、放假才暴飲暴食,長此以往脾胃不壞也難。

 

養脾之道最基本的就是飲食有節,不能餓過頭也不能吃太多,避免重口味及人工添加,再者就是依照四時的變化,適當的調整飲食內容,才能發揮食療的最大功效。以下幫大家整理一份四季養脾守則,只要確實執行,不消一年就能明顯改善脾胃,讓身體變得更年輕有活力。

 

春季養脾

 

十個胃病九個寒,用薏仁、山藥、紅棗、茯苓、芡實煮稀飯吃,有助改善胃寒。

維持情緒平穩,可用金針花30公克、合歡皮10公克、用電鍋煮30分鐘,放涼後加蜂蜜一湯匙喝,能疏肝解鬱。

飲食規律,避免吃生冷食物。

常散步、慢跑、打太極拳。

多做腸操,或將手掌搓熱順時針按摩小腹40次。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5種NG食物!破壞你的腸道健康


過去,我們在乎「吃什麼」,現在更要在乎「排出去什麼」。

排便不順暢,就像廚餘堆在廚房一樣,久了腐爛發臭,在腸道也一樣。透過每日的整腸好習慣,把腸子裡骯髒的東西清乾淨,創造舒適的腸道環境,並且避開讓腸道生氣的食物,多攝取讓腸道高興的食物。



5種食物正在破壞你的腸道】

■紅肉  

最近有個新聞,一名女子愛吃牛肉麵,平均兩天吃一次,不到30歲,婚前檢查已經發現大腸癌第二期。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共同出版的防癌建議:紅肉和加工肉品是大腸癌的強力危險因子,每週紅肉的攝取上限應在500克以下。「壞菌吃葷、好菌吃素,」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臨床教授陳邦基進一步比喻。

 

■加工肉品 

英國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追蹤歐洲1445萬名受試者的大型研究發現,每天攝取加工肉品超過160克(約3條香腸),死亡率比每天僅攝取20克的人,增加44%。主要是加工過程中的化學添加物令人疑慮,此研究建議,每日攝取量勿超過20克,約一片培根。有些人早餐要吃3片培根,自稱「無肉不歡」,在跟健康開玩笑。

 

■燒烤 

紅肉經過高溫燒烤後,會產生多達17種的異環胺(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異環胺在人體透過酵素活化,會突變控制細胞生長的致癌基因。

異環胺在動物實驗已被證實對大腸具有致癌性,臨床研究也證明,長期大量食用過焦或過熟的肉品,大腸癌及胃癌的機率升高35倍。

 

■甜食 

去年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首度證實,蛋糕、餅乾、含糖飲料和腸癌有關。此研究將同一地區的2000名腸癌患者與普通志願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飲食狀況,得到一份高達170項的飲食清單。發現愛吃蛋糕、餅乾、含糖飲料高熱量食物的人,罹患腸癌的可能性高出18%。

「壞菌愛吃甜食,」賴宇凡說。

 

■啤酒 

燒烤配啤酒是人間快事,但小心腸癌找上你。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發現,喝啤酒會增加直腸癌的風險,原因不明,但其他酒精類卻沒有相同的發現。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85 2014.04.01 作者 : 黃惠如


 
 

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春季養脾


脾為後天之本,脾虛則容易生病且老得快。現代人因為生活緊張、壓力大,吃頓飯也沒能好好吃,不是隨便吃一點飯糰、三明治,就是等到下班、放假才暴飲暴食,長此以往脾胃不壞也難。 

養脾之道最基本的就是飲食有節,不能餓過頭也不能吃太多,避免重口味及人工添加,再者就是依照四時的變化,適當的調整飲食內容,才能發揮食療的最大功效。以下幫大家整理一份四季養脾守則,只要確實執行,不消一年就能明顯改善脾胃,讓身體變得更年輕有活力。
 
 
脾為後天之本,脾虛則容易生病且老得快。現代人因為生活緊張、壓力大,吃頓飯也沒能好好吃,不是隨便吃一點飯糰、三明治,就是等到下班、放假才暴飲暴食,長此以往脾胃不壞也難。
 
養脾之道最基本的就是飲食有節,不能餓過頭也不能吃太多,避免重口味及人工添加,再者就是依照四時的變化,適當的調整飲食內容,才能發揮食療的最大功效。以下幫大家整理一份四季養脾守則,只要確實執行,不消一年就能明顯改善脾胃,讓身體變得更年輕有活力。
 
本文轉摘:
http://www.ee-health.com.tw/images/colomn_1_20140102_1.jpg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降低血糖及提昇免疫~山藥養生元宵~

【材料】
  新鮮山藥一斤、蓮子4、桂圓肉20粒、地瓜粉適量、黨蔘1
  紅棗20粒、檸檬半粒。

【作法】

(1)      山藥洗淨削去外皮,浸於檸檬水中1分鐘即放入電鍋中,蒸熟透後取出,用不鏽鋼網壓成泥狀後,加入適量之地瓜粉,揉搓成塊,用濕毛巾蓋好待用。
(2)      紅棗洗淨,略為刀割後,加入黨蔘、山藥外皮和水4杯,放入電鍋之內鍋,外鍋加水半杯,煮至開關跳起,用時去渣取汁。
(3)
蓮子洗淨,放入煮沸之水中燙洗;即刻撈起再放入碗中,加蓋略悶5分鐘後,再加入(2)之湯汁1杯,放入電鍋中,外鍋放半杯水煮至開關跳起後,取出蒸爛熟透之蓮子,用不鏽鋼網壓泥後,再將切細之桂圓肉一起拌勻作成餡待用。
(4)
山藥作成之塊,搓作成條,切塊壓平,再將上述蓮子桂圓餡包入,揉成大元宵。
(5)
將黨蔘大棗去黨蔘之湯汁煮沸後加入作好的元宵,改用小火煮至元宵浮起即可食用。

【說明】
山藥,補脾健胃、益肺腎,山藥中所含之天然成分,經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含有消化酵素之黏疏銣t有之多糖體可降低血糖及提昇免疫。 黨蔘補氣,桂圓肉補血;加入紅棗的藥引子,可調和本食膳之免疫補氣作用。

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每顆牙齒都有相對應的經絡


有趣的是,中國古代有些醫書中甚至記載了每顆牙齒,從門牙、犬齒、小臼齒到大臼齒,都各有相對應的臟腑經絡關係。

例如在《瘍醫大全》裡,四顆上門牙是屬心經,下門牙屬腎經;而在《辯證奇聞》中,經絡的對應是左右、上下對稱的,因此書中指出,上下八顆門牙都屬心包經。

這謎樣的中醫經絡對應關係也吸引了德國一位內科醫生傅爾(ReinholdVoll)。他本身有解剖學背景,又特別學習了中醫的針灸理論,自行發明了一種電流刺激器EAVelectroacupunctureaccordingtoVoll),以探棒接觸上下牙齦邊緣,依據每顆牙齒的放電狀況來斷定是和哪條經絡有關;根據他的研究則發現,上下八顆門牙應屬腎經、膀胱經。

陳威達表示,雖然上述所提到的相對應關係不盡相同,但仍有其參考價值。依據不同病人的狀況,搭配其他的診斷方法,再做全面評估、進行預防保健與治療。

多叩齒、咬乾果仁,幫你固腎健齒

如果覺得要記住哪顆牙齒是由哪條經絡掌管,太複雜了,一些簡單的外顯症狀也能稍微判斷你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許多家長擔心小朋友乳牙比較晚長,或是乳牙掉了之後,恆牙遲遲長不出來,除了請西醫檢查外,陳威達也說,在中醫看來,這多屬先天稟賦不足、體弱,甚至腎精虧虛造成,可以多吃些黑色食材,如栗子、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烏骨雞等補腎,來加以輔助改善。

另外像台灣七~八成的成年人有牙周病,只是輕重程度不同。典型症狀是牙齦紅腫、出血,除了西醫牙科治療牙周病的細菌感染外,民眾也可用食療輔助療效。中醫認為這是屬於胃火上衝,可吃些清胃火的食物,尤其是偏冷的蔬果,例如絲瓜、芹菜、綠豆、西瓜、水梨等來清熱。

如果加上熱疼的症狀,還可以服用清胃散以清胃瀉火。陳威達也提到,如果是上牙痛,多屬胃經的問題,可吃些綠豆清熱消胃火;若是下牙痛,因為下排牙齒屬大腸經,可以多吃香蕉來清大腸火;要是上下牙齒都酸軟微痛,就可能是腎經出了問題,這時可吃些奇異果、桑椹來清腎經虛熱。

中老年人常出現的牙齒痠軟毛病,有時是因牙齦萎縮,牙齒根基不穩,這多半是屬於脾腎氣虛,以致齒失營養,才會痠軟無力。除了牙醫治療外,中醫也建議,一方面可服用青娥丸補腎健齒,也可每天咬乾的果仁,如杏仁、核桃、松子、花生、南瓜子、腰果、栗子、榛果等,除可強化牙齒,又不傷牙齒,這些都屬補腎食品,符合中醫補腎健齒的理論。

其實,還有一招中國古代相傳已久的「叩齒法」,也是相同道理。「晨起叩齒三十六,到老牙不落,」具體做法是每天早晚各空口叩咬數十次,先上下叩咬後牙,再叩門牙;三餐飯後若能上下叩齒36次,也能固腎健脾,幫助消化。

其實,若從西醫的角度來看,細嚼慢嚥似乎也有同樣的作用。每次咀嚼超過30下,讓牙齒多接觸,藉由對牙齒施力,在上、下顎骨骼表面製造骨骼的造骨細胞能積極吸取養分,促使骨骼製造作用得以活絡地進行;日本神奈川齒科大學的實驗也證實了「愈是咀嚼,牙齒與顎骨愈能牢牢地結合,讓牙齒變得更強而有力」的理論。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謝天渝表示,牙齒由三叉神經支配,而且口腔的位置又很接近腦幹,咀嚼、吞嚥的時候,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也能活化腦神經細胞。本身也有修習針灸理論的謝天渝鼓勵老人叩牙,甚至多轉動舌頭,「舌頭上有許多穴道,多點刺激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

陳威達則補充說,當閉口滾動舌頭時,能刺激唾液分泌,將這些分泌的唾液再吞下,也是古代相傳養腎的另一個小撇步。

(審稿專家: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