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急凍!不被「猝死」威脅 保命6法則

急凍!不被「猝死」威脅 保命6法則

素有「冬季殺手」之稱的腦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已經多年名列十大死因的前三名。中、西醫師們提供6大方法,照顧家中心血管疾病長者。
以下這些場景很常見,長輩突然覺得胸口悶痛,甚至失去知覺;或是在寒冷的清晨裡剛起床,只不過是打了一個噴嚏,或外出運動,突然倒地不起……

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最常發生在寒冷的時候。

同時具有中、西醫師執照的張哲慈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專任主治醫師王士豪解釋,因為氣溫降低,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不但會增加血液在血管內凝固的機會,更可能讓原本就存在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變成血栓,進而增加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及中風的急性發作。

幸運者經過搶救而復元,但留下輕、重不一的後遺症,造成當事人及家人(照顧者)心中永遠的傷痛。中、西醫師們提出日常養生、照護的方法。

一、不暴飲暴食

中醫師蘇明達指出,胃處在心臟的下面,如果吃得太多,會向上頂住心臟。如果心臟受到頂壓而感到不舒服,影響正常的跳動。特別在血流不順暢之下,很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二、避免便秘

由於人體在用力時(例如用力上廁所),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壓力。同時具有中、西醫執照的葉信甫提醒家人,要特別注意,多帶領長輩多走動、多蔬果,以避免便秘發生,引發相關疾病的發作。

三、多吃養心食物

除了醫師及營養師大力鼓吹的少鹽、少油、少糖、不菸酒,以及多蔬果的健康飲食習慣之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吳建東建議多吃黑木耳及生蓮藕汁,能有效降低體內不好的膽固醇。

而從陰陽五行中「木可生火」的原理,蘇明達則建議如果想要強心,則可以多吃番茄、蔓越莓、枸杞等食物。戒除太甜、糯米類、或豆類食物,以免心臟「洩氣太多」、胃脹、讓心跳不正常及無法呼吸的不舒服之感。

四、食補宜「溫」不宜「熱」

有些人喜歡在寒冷的日子裡頻繁進補來保暖。然而張哲慈指出,不論天氣也多寒冷,進行食補一定要記得挑選「溫性」的,不要選擇太過燥熱的藥物或食材,過於燥熱的薑母鴨、羊肉爐並不適合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家。當然,過「涼」或「寒」的生食蔬果也不適宜。

所以他提供「陰陽雙補」的方式,例如在溫性食材中,同時加入溫性的人蔘、黃耆或當歸,以及涼性的天門冬、麥門冬、玉竹與百合等。

至於一般國人常用的藥材──熟地黃、何首烏,因為太過燥熱,並不適合給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家食用。

另外,傳統中醫在預防及治療中風時,通常會使用溫熱性質的藥材,目的在加強血流循環,避免血流集中往頭頂上衝。但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避免食用補腦的天麻、來自青康藏高原的紅景天,以及紅花、十全大補湯,張哲慈強調,因為這幾種藥,會讓血液集中到腦部,反而加重了腦中風發生的危險。

五、洗澡、足浴或按摩

王士豪強調,天冷時,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除手套、襪子及洋蔥式由薄而厚一件件加上去的穿衣法外,帽子、圍巾、襪子及手套等也都必備,特別是手套及襪子對周邊血管硬化或糖尿病患更重要。

寒流來襲時,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或家中的長者請選擇在白天氣溫較高時洗澡。蘇明達中醫師更進一步提醒要室內通風,一般心臟不強的人特別怕冷,就算穿再多還是感覺冷,特別是當門窗緊閉取暖而缺氧、昏睡時,身體就更是暖不起來,這是因為身體處在缺氧之際,心跳就會愈快,血壓也容易上升,心血管的疾病也就容易浮現。

另外,對於「足常溫、頭常涼」的說法,張哲慈說冷天頭部保暖固然重要,但溫度也不能太高,否則就有可能出現頭昏腦脹。這也凸顯出泡腳養生方法的重要性。

泡腳時要特別注意:

1.水面要超過腳踝以上三吋(四指幅)的「三陰交」穴。

2.水溫可以比一般泡溫泉或泡澡的溫度稍高(約攝氏42度左右)。

中醫師們都強調,只要透過按摩讓手、腳溫暖了,就是幫助身體血液的循環順暢、減輕身體的壓力,功效等同於泡腳的原理,目的也同樣是為了減緩大腦裡的高漲壓力,並且宣洩體內器官的壓力。

陳旺全中醫師建議有高血壓問題的人,平日可以按壓合谷、曲池與太沖穴;動脈硬化者可按外關、手三里、復溜穴。

六、安定神志,避免心情大起大落

中醫認為「情志失調」是引發心絞痛甚至腦中風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人張湛《養生十要》裡的十大養生要點就以「安定神志」為第一要務,因此,葉信甫再三強調病患平日應避免情緒大幅波動。

現代人的家庭及事業忙碌,形成壓力,常常會有急躁、焦慮、驚恐等不良情緒,最易導致血壓上升,葉信甫說,所以保持心境平和、胸懷開闊、精神樂觀,絕對是平日保養及預防的要點。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氣溫直直落!「天然熱敷包」超簡單DIY

氣溫直直落!「天然熱敷包」超簡單DIY

市售鐵粉暖暖包隨拆即用十分方便,不過,自製「紅豆熱敷包」便利又樂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蔡文興說,自製熱敷包內可以放紅豆、米、燕麥,因為不易散熱,所以保溫效果頗佳,再加上放熱的速度緩慢,安全性高,即使用毛巾包著帶進被窩使用也沒問題;尤其生紅豆加熱後的香味具有鎮定、安神效果,能夠幫助入睡。

蔡文興建議,可以選用毛巾布、棉布縫製袋子,也可以使用現成的麻布手套、小襪子,因為開口小,直接用繩子綁起來即可,非常方便;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熱敷包要微波加熱,因此絕對不能有任何金屬物,例如開口就不可以用釘書針去釘。

把生紅豆裝進熱敷包並密封後,放入微波爐,用中火微波2~3分鐘,袋內溫度約達攝氏60度,而且40度以上的溫度可持續1小時左右。

除了保暖功能外,加入中藥材的熱敷袋還可以緩解經痛與關節疼痛等。蔡文興表示,經過中醫實驗證實,熱敷包內若加入中藥材,加熱後中藥會釋放出揮發物質,治療效果比單純水蒸氣來得明顯。

女生如果經痛,可以用紅豆當熱敷包基劑,再加上白芍藥(可緩急止痛)、艾草與小茴香(溫筋止痛)等溫熱性的中藥材各5錢,加熱後放在肚臍下3吋(約1個手掌寬,或是4指寬),有助於活絡筋血、減緩疼痛。

若是老年人關節痛、退化性關節炎,則可以改取艾草、艾葉、丁香、茴香、乾薑各1兩,剪成丁狀後混合放入熱敷袋,可以溫和傳導熱能。蔡文興建議,若要熱敷肩膀或膝蓋等關節時,可以利用較大的布質環保袋去做熱敷袋,中火微波3分鐘後拿毛巾包住,在患處大約熱敷20~30分鐘,可收到不錯的效果。

不過,若是糖尿病造成末梢神經病變的患者,使用熱敷包時必須時常檢視、翻動,才不會燙傷。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改善手腳冰冷,3大招驅寒保元氣



正逢大寒時節,嚴冬威力達到最高峰,也是怕冷的冰棒族最辛苦的時候。如果不做好禦寒措施,導致血液循環惡化,除了手腳冰冷,還會造成睡眠不足、疲勞蓄積,頭痛、肩膀痠痛惡化,感冒頻率增加等問題。
日本資深健康管理師吉鶴亞紀子建議,冰棒族要點燃體內的小火爐,在冬天頭好壯壯,一定要遵守下列3大原則:

1.多吃溫暖的陽性食物:

可以幫助因寒冷的肢體放鬆,幫助血液流動順暢,消除疲勞。

●含水分少的根莖類,紅色及黑色的蔬菜水果。例如南瓜、紅蘿蔔、牛蒡、洋蔥、蘋果、葡萄等。

●紅茶、烏龍茶、日本煎茶:發酵過的茶比起未發酵的綠茶,更有溫暖身體的效果。綠茶、咖啡則要少喝。

●糙米、全穀類:未精製的食物,含有較高維生素及礦物質,有助營養均衡。

●生薑、香辛料:生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又具有發汗、驅寒的效果,可以說是廚房裡的良藥。就寢前可以將1小杯熱紅茶配上一小匙生薑末,迅速溫暖身體、進入好眠。或將10片薑放入400㏄水,煮沸後加入蜂蜜混合,熄火再擠入檸檬汁(檸檬切片放入亦可),除了解消冰冷感,對著涼傷風也很有效。

2.保持身體中心部分溫暖:

腹部受寒時,會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手腳更容易冰冷。衣物要蓋過肚臍,在室內時,腹部圍上圍巾、蓋小毯子,或利用懷爐讓腹部周圍暖和。

3.鍛鍊肌肉:

肌肉能促使熱能產生,現代人運動不足,肌肉量減少,是冰冷症狀發生的原因之一。別因為怕冷放棄運動,就算在室內也可以經常活動足部,增加足部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例如:

●轉動腳踝,向左向右畫圓圈,約2、3分鐘。

●腳尖朝上拉緊腿部肌肉,腳趾反覆用力張開、縮緊至少30下。

●坐在椅子約三分之一處,背挺直,一腿先向前伸直,吐氣緩緩向前彎,感覺大腿內側肌肉拉緊,氣吐盡後回復原狀再換腳做。

此外,睡前可按摩湧泉穴(位於腳掌底前半凹陷處,也就是從第2、3腳趾趾縫延伸到足跟連線約三分之一處),促進氣血循環、好睡。而訴求塑身的調整型衣物,可能會讓血液循環不良,最好少穿。高跟鞋、太緊的鞋子也要避免。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馬鈴薯熱量不高,還很營養!

馬鈴薯熱量不高,還

養!其實很多食物不是你想的那樣。國外研究發現,有些壞食物沒那麼糟,反而很多好食物深藏陷阱……。破解「壞食物」給你的刻板印象,並提供正確作法、吃法,讓這些食物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健康功效。

炸薯條、焗烤薯泥幾乎決定了馬鈴薯給人的印象─吃了會胖。
事實上,馬鈴薯熱量不高,還很營養。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將整顆帶皮或切塊的馬鈴薯,加點迷迭香和鹽,放進烤箱烤或用電鍋蒸,一份100克的馬鈴薯塊,熱量才80卡
帶皮的馬鈴薯含多種維生素和類黃酮、檞皮素等植化素,有助心臟健康、降血壓、提升免疫力、防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則指出,馬鈴薯是潤肺養胃之物,水分、纖維都多,還有抗性澱粉。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笑說,我們真的冤枉馬鈴薯了。歐洲人攝取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就是馬鈴薯,只是台灣人多將馬鈴薯當配菜。馬鈴薯應為主食,與飯替換吃,就不怕吃進過多熱量了。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哪種偏方顧氣管最有效?

哪種偏方顧氣管最有效?

川貝枇杷膏、杏仁茶、西洋參、喉糖、陳皮......
藥局、便利商店裡,訴求止咳化痰的藥品、喉糖、保健產品佔滿好幾層架子,而網路上搜尋「顧氣管」方法,馬上能找到幾十種偏方,網友甚至熱心分享自身經驗,吃了哪種中藥,或喝哪一些茶飲,幾天後咳嗽就好了。

究竟,這些偏方、產品對止咳化痰,保養氣管有多少助益?人人都適合吃嗎?

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表示,像喉糖一類訴求潤喉止咳的口含錠,或是老人家經常帶一包陳皮、羅漢果在身上,沒事拿一顆出來含著,就覺得喉嚨比較舒服,不那麼想咳,主要因為「嘴裡含東西」一來能刺激口水分泌,滋潤咽喉,二來可讓人暫停說話、靜下來,就不會一直咳了還想再咳,「有類似鎮靜的效果。」

呂宜興常建議病人,避免一直想咳到底、或把痰咳乾淨,因為咳嗽的動作對呼吸道也是一種刺激,一個咳嗽經常引發下一個咳嗽,然後就咳不停,長期下來並不利肺部健康。

而中醫的止咳化痰、潤肺、顧氣管藥方、食療相當多,但依不同體質及症狀,有不同用法,如果吃錯,不但失去舒緩、保健效果,反而可能加重症狀。

無痰、燥咳適用川貝枇杷膏

例如大家熟悉的川貝枇杷膏,中醫師認為屬於「滋潤」的藥材,較適合不帶痰的「燥咳」,或者感冒到後期,已經沒什麼痰,轉為乾咳時食用。

長庚中醫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郭忠禎指出,痰量多,或痰黏稠的人不適合吃滋潤的偏方,多吃反而更易生痰。

適合痰少、燥咳的食療:滋陰、清熱、潤燥為主。

水梨:性偏寒,中醫用來清熱、潤肺、止咳,所以,偏熱性體質、經常口乾舌燥、咽喉乾癢的人可吃新鮮水梨。不過,體質偏涼(尤其脾胃虛寒,易拉肚子),或寒咳的人(痰液清而稀)不宜生吃梨,可將整顆帶皮水梨去除蒂頭,挖掉梨芯,填入少許川貝,用電鍋蒸過再吃,可緩和寒性。

楊桃:偏寒,有助清熱去火、緩解咽喉腫痛,適合痰少、燥咳的人食用。

蜂蜜水:平性,有潤肺止咳功效,中醫常用來治咳嗽,而西方醫學研究也發現,蜂蜜甚至比咳嗽糖漿有用。適用於2歲以上的人。

中醫師程惠政提醒,蜂蜜水不宜泡得太甜、太濃,否則反會刺激喉嚨,引起咳嗽。

銀耳蓮子百合湯:銀耳是許多中醫師推薦適合秋天食用的滋陰潤燥聖品,有助生津潤肺,加上蓮子、百合同煮食,能緩和秋燥不適,保養呼吸系統健康。

蓮藕:入秋後收成,是秋天當令食材,可煮湯,或煮熟後打汁飲用,止渴潤肺。

痰多、痰咳的人適用陳皮

經常覺得喉嚨卡痰的人,不適合吃滋潤的食材,而要以去痰、健脾胃為主。適合痰多、痰咳的食療:

陳皮:古籍記載:「橘子黃,醫者藏」,形容陳皮常用於醫療保健,所以橘子成熟時,醫生要趕緊收藏一些。陳皮是乾燥處理過的橘皮,中醫認為能化痰、理氣健脾,適合痰咳的人食用。

而其他同為芸香科的柚子、柳橙、金桔、佛手等,和橘子有類似效果。

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主治醫師申一中提醒,痰多的人要避免吃生橘子(性較涼),尤其寒性體質、寒咳的人,可以吃烤過或曬乾的橘子,以緩和涼性。

薑:若是受風寒引起寒咳,鼻涕痰液清稀,可喝薑湯、薑茶來散寒止咳。不過,如果有喉嚨紅腫疼痛等發炎現象時,不宜吃薑。

杏仁茶:中醫認為有鎮咳止喘的效果,有痰的人宜選擇不含糖的杏仁食品,以避免甜食吃多易生痰,申一中醫師說。

四神湯:中醫說「健脾化痰」,因為脾胃負責身體水液的運送代謝,如果脾胃功能失調,運化能力不好,影響濕氣代謝,就易生水、生痰,所以要化痰必先強健脾胃。

郭忠禎醫師說,他曾有一位病人因肺炎住院,以中醫清熱方法治療之後,還是一直有痰多的困擾,後來經診斷發現是脾虛,所以無法化痰濕,改讓他服用健脾藥之後,才改善痰多的問題。

一般人可吃四神湯保健,如果要加強化痰效果,可再加入陳皮一起煮食。

其他強健脾胃的食物有,山藥、秋葵、川七、木瓜等。

打破止嗽飲食迷思

Q1:咳嗽時不能吃橘子嗎?

小時候感冒咳嗽,家中長輩總會交待「不能吃橘子」,不過,中醫認為橘子能鎮咳化痰,但不同類型的感冒咳嗽吃法有別。

風寒型感冒(寒咳),症狀有畏寒、怕冷、咳嗽、鼻涕痰液清而稀(水狀痰),這一類咳嗽就不適合吃新鮮橘子、或瓜類等偏涼性的食物。

不過,可以吃陳皮、烤過的橘子(整顆帶皮,中間挖小洞,放一點鹽,包上錫箔紙入烤箱烤約5分鐘,可連皮吃),以減少寒性,台北榮總傳統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龔彥穎說。

而乾(燥)咳的人,喉嚨乾燥,容易口渴,咳嗽幾乎沒有痰,吃新鮮橘子就無妨。

Q2:常咳嗽、氣喘的人不能喝冰水?

不少父母嚴格禁止氣喘或常咳嗽的小孩吃冰、喝冰水,但西醫及中醫師都認為,雖然冰冷食物可能引起某些人咳嗽或氣喘,但並非每個人的情況都相同,因此不必絕對禁止。

中醫師程惠政說,如果體質、症狀調養控制良好,基本上吃冰不會引起問題,但如果一吃冰就會咳、會喘,表示沒有控制好症狀。

如果你總是一吃冰就咳嗽,或平常沒事,吃了冰品就氣喘發作的人,那就要儘量避免冰冷食物,尤其咳得厲害的急性期,還是忌口為宜。

Q3:讓小孩吃西洋參能顧氣管?

兒童的呼吸系統未發育健全,對溫濕度等環境變化比較敏感,及容易呼吸道感染,有些父母長輩會讓小孩吃西洋參「補氣」、「顧氣管」。

申一中醫師認為,西洋參確實有益補氣、保養氣管,但不是每個小孩都需要吃,需依體質而定。

不適合吃或少吃:燥熱體質,父母可觀察孩子是否唇舌乾燥發紅,或有流鼻血現象,這類體質的人若要吃,最好減少次數,例如一星期吃1~2次,或諮詢中醫師開立平衡寒熱性的複方藥。

適合吃:虛寒體質,怕冷、體力較差、活動力較低、容易感冒,或是大病一場之後,體力很虛弱的人。

不過,在感冒、生病當中,病情還沒有好轉,尤其有咽喉痛、黃稠痰等發炎情形時,並不宜吃參。

此外,服用一陣子西洋參,如果小孩開始出現容易口渴、唇舌變紅,甚至流鼻血現象,表示太燥熱了,應該先停用,並詢問中醫師適合的劑量,或另外開立藥方。

Q4:一咳嗽就吃止咳藥好嗎?

感冒或其他原因造成痰量多時,不宜使用藥物壓制咳嗽,易造成痰液滯留在呼吸道,增加感染風險。建議多喝水以稀釋痰液,使痰能順利排出。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芝麻醬的秘密

給長期吃素的人
   *芝麻醬的秘密…

一勺芝麻醬勝過三塊魚.
芝麻的 營養作用和魚有很多相似之處.據《現代家庭報》報道,魚的營養非常豐富,在肉類食品中名列前茅。
不過你很難想到,普通平凡的芝麻醬竟跟魚的營養成分相當,在食療保健上,它們有很多相似的營養作用。

1.健腦:
魚肉中豐富的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被人稱為「腦黃金」,對健腦益智,促進兒童智力發育非常有好處。
芝麻醬也有很好的健腦功效,因為它跟魚一樣,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100克 芝麻醬的脂肪酸含量是黃花魚的13倍多,草魚的33倍!

2.護心降脂:
吃魚能保護心臟和心血管,這些好處也是魚肉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帶來的。
而芝麻醬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也有同樣的作用
一勺芝麻醬(大約 2克),其中的脂肪酸含量超過半斤的草魚和鯉魚!

3.補鈣高手:醬中的鈣含量也比較高,每 100克 芝麻醬中含有612毫克鈣,遠高於牛奶,豆腐等常見的補鈣食品。


4.養血佳品:芝麻醬還含有比較豐富的鐵和葉酸。
鐵和葉酸都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
我國有近1/4的人群患缺鐵性貧血,補充富含鐵的食物非常必要。

5.防糖尿病和高血壓:
芝麻醬中含量較高的還有鋅和鉀,這兩種礦物質在防治糖尿病和高血壓方面有很好的作用:鋅參與胰島素的合成與降解;而鉀有舒張血管、促進鈉排泄的作用,有利於血壓健康。


6.抗氧化、防畸變:
芝麻醬中還有兩種維生素不能不提,一種是維生素E,一種是葉酸。
前者有抗氧化、抗炎症的作用,因此經常吃芝麻醬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延緩衰老;而葉酸不僅是造血的原料,還是胎兒神經管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女性在準備懷孕時每天吃點芝麻醬,一直堅持到懷孕3個月,能避免胎兒發生神經管畸形。

芝麻醬(要有含油脂的,麻油抽取過的無效)沾香蕉吃兩個月天天吃兩餐,可以治療關節疼痛和退化很有效,請廣傳.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胖子容易累,因為肚子裡滿是「髒東西」!喝這種湯清腸排毒,連體重都變輕了

如果腎陽不足,體內的脂肪燃燒範圍就要減少,肥胖就在所難免。

要想減肥,不能吃瀉藥,因為那是只治標的「脫水減重」;應該用能上火的補腎藥,提高脂肪燃燒的速度,這才是對付肥胖「去根」的辦法。

胖子在腎陽虛的同時,身體裡也已經藏汙納垢了,這就是現在越來越多見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代謝症候群,這些汙垢的存在使胖子的疲勞更加嚴重,給已經虛了的腎陽又增加了難題;所以要想讓胖子不覺得累,一個是補腎,一個是去汙。

胖子容易疲倦,一個是因為他們本身體質比較虛,代謝有問題,以致體內積存著很多影響身體功能的廢物或者髒東西,而這些物質又反過來使他們感到疲勞。幾乎90%的胖子,都有導致這些髒東西滯留體內的代謝症候群。

胖子總會比普通人容易感到疲勞,可能覺得是體重太重,負擔過大,其實不盡然,如果他背負的是同樣重量的肌肉的話,肯定不會有這種累的感覺。兩個同等重量的人,一個是舉重運動員,另一個是臃腫的胖子,在不進行訓練的情況下,臃腫的胖子感到累的程度肯定要比舉重運動員更甚。

胖人肚子裡確實有髒東西

患有代謝症候群的人,血管壁被厚厚的脂肪糊住了。雞、鴨、魚、肉、蛋等葷菜裡的脂肪、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飽和脂肪痠,人體無法一下子全代謝出去,就會在動脈血管的管壁上安營紮寨,把血管壁當作賓館住了下來,從而造成動脈粥狀硬化,進一步帶來各種代謝疾病。

那些「腹型肥胖」的人,就是我們說的大腹便便那種胖,多是代謝症候群的罹患者,因為他們的脂肪主要積存在腹部的大網膜上。這個地方非常疏鬆,脂肪是最容易消耗也最容易積存的。一般情況下──

女性的腰圍要控制在≦80公分,男性的腰圍要控制在≦90公分以下,如果超過了這個標準,四肢並不壯實,那脂肪就可以隨時入血,使其很容易就有高血脂,這是第一個代謝問題。同時這樣的胖子,還會有胰島素抵抗,對胰島素不敏感。雖然胰島素在分泌,但不能調節糖的代謝,於是胰島只能拚命地加班工作,直到最後功能衰竭。

如果兩個人同時去體檢,血糖都剛剛超過正常線,而其中一個是胖子,醫生肯定會特別關照他,要他儘快把體重降下來,因為脂肪會影響胰島素的作用發揮,他們的胰腺會比瘦人的辛苦很多。高血脂、高血糖這兩種代謝失調性疾病,足以帶來更嚴重的糖尿病、高血壓、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這就是現代人很難逃脫的代謝症候群。

有人會問:「是不是我不吃太多葷的,只吃糧食就沒這問題?」只能說會有所好轉,但任何一種東西只要過食,最終都會變成脂肪儲存起來,包括糧食,即澱粉,就是我們說的醣類。一旦體內積存過多的醣類,無法一下子代謝出去,也同樣會轉化為脂肪,囤積在我們的體內,而且特別喜歡囤積在我們的肝臟、小腹和血管壁中。

三大營養物質中的蛋白質,之前一直被認為是比較健康的,比如豆腐,很多減肥的人把肉和主食全減了,只敢吃豆腐,而且是放開了吃豆腐,其實這樣同樣有脂肪過剩的危險。

內分泌醫生有個令人絕望的經驗之說:「條條大路通脂肪。」意思就是無論脂肪、澱粉,還是蛋白質,只要吃得過量,最後都會轉化為代謝不了的熱量積存在體內。

事實上,100克豆腐的卡路里,和50克瘦肉的卡路里是一模一樣的,如果你覺得豆腐可以減肥而放開吃,那產生的熱量,在轉化為脂肪時也是不含糊的,只是因為豆腐體積大,可能會因此少吃,但多吃的話也是照胖不誤。所以這種減肥方式可能在短期內有一定的效果,但它最終還是會以肥胖的形式全部回報出來的。

三子養親湯是很好的「去汙劑」

現代人總喜歡排毒,除了蘿蔔之外,海帶、芹菜、梨等,所有膳食纖維含量高的水果蔬菜,都可以幫助通便,從而達到排毒的效果,但還是蘿蔔的作用最直接,生吃可清肺、胃的熱;熟吃可去脾、腸之積。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6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代謝症候群的達到五分之一,而且近年來,代謝症候群還在日趨年輕化,尤其需要關注的是中年白領,其實他們習以為常的胖和疲勞,都可能已經是代謝症候群的表現了。而代謝症候群患者發生冠心病、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的危險是普通人的3倍。

身患代謝症候群的人,雖然有虛的問題,但僅僅吃補腎藥是不夠的,還要有針對體內汙垢的使用「去汙劑」。過去有個名方叫「三子養親湯」,現在藥房裡有成藥,組方是由白介子、蘇子、萊菔子組成的。這三個「子」在食物中其實也經常能見到,如烤肉時包肉的蘇葉,它的籽就是蘇子;冬天北方要醃芥菜,白芥子就是芥菜的籽;萊菔子就是蘿蔔籽。蘇子降氣、萊菔子下氣祛痰、白芥子促痰排出,而且三個籽都屬溫性,原方是用來治療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吃多了飲食不化,導致痰濕存於體內。

這個方子非常適合代謝症候群的人靈活應用,因為代謝症候群本身就是一種衰老的表現,即便罹患時剛過四十歲,但從代謝機能上來看,和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無異;而那些存留在體內不能及時代謝出去的東西,是需要有火力燃燒和推動的。

十個胖子九個虛;相比他們超標的體重,胖子一般都是陽虛的,所以祛除他們體內的痰濕、汙垢,一定要選擇溫性的去汙劑,因為痰濕是陰性的,非溫熱性、非陽熱性的藥物,不能把它運化出去。

我在出版《不上火的好生活》一書後,有一次出門被旁邊的人認出來,是個五十多歲的男子,他說看了我書中說的「上床蘿蔔,下床薑」後,家裡每天都買蘿蔔,都是象牙白蘿蔔,買回來就切成三段,每天睡覺前用白水煮一節,蘸點兒醬油當零食吃。就這麼吃了一個多月,發現自己痰多的毛病沒了,而且走路也不再呼嚕喘氣,有勁了。他的體會很確實,而且吃蘿蔔的方法也正確。


蘿蔔如果生吃的話,可以去上焦的熱和痰,比如春天的時候,因為天氣燥熱流鼻血,或者乾咳、嗓子疼,吃生蘿蔔和梨就比較合適。

如果明顯地感到自己消化不好,或者知道這頓又吃多了,問題一般出在中焦;煮熟的蘿蔔,也就是熟的萊菔子,解決的就是位於中焦的脾胃問題。

這位吃蘿蔔吃好了的男士,其實就是把三子養親湯改良了,如果你的問題比他大,除了自覺外,代謝症候群的指標一應俱全,那也完全可以用「三子養親湯」做去汙劑,每個子3克,一共不超過9克,像煎中藥一樣,煎湯吃一兩個星期。

只要不是體質虛到非得吃人參才有力氣,只要不是十分消瘦,而且總有手腳心熱那種陰虛症狀,三子養親丸確實能夠起到改善代謝症候群的作用。這個方子雖然全是尋常百姓打食、消食的,卻能調動出身體的潛力,使人渾身清爽,原因很簡單:三子養親湯,祛除了體內的髒東西。

茶,對清除自由基效果顯著

去問那些喜歡吃肉的人,他們大多蔬菜吃得很少,水果也不常吃,體內因此會缺少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因子,而這些物質都是能保護血管壁的,有的可以清除自由基、有的可以轉化膽固醇、有的能保護血管壁,還有的能參與脂類、醣類的代謝……只吃肉不吃水果蔬菜,只會加重自由基在體內的沉積。

自由基會氧化我們的動脈血管細胞,生成一種褐色脂質,也叫「脂質過氧化物」,這些東西會和血液中的血球黏在一起,變成一塊一塊的脂質斑塊,就是常說的血栓,血栓隨著血液流動,一不留神就會卡在血管中:卡在腦血管就是腦血栓,即中風;卡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就發生心肌梗塞。

即使血栓不流動,大塊小塊的血栓堆在血管壁上,也會使原本光滑的血管壁起褶皺,就好像一塊光滑的水泥地變成了凹凸不平的沙土地,脂類物質就會停留在已經不平的血管壁上,好像血管生鏽了。生鏽的血管與健康的血管,哪一個能保持血流的暢通呢?

三子養親湯、改良後的白水煮蘿蔔、乃至按時定量的運動,其實都可以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還有一種常見的食物對清除自由基效果顯著,那就是茶。


國外有人對烏龍茶做過實驗,發現每天若喝7杯烏龍茶,連續喝6星期,人血漿中的三酸甘油酯會明顯下降,而屬於好的那種膽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卻上升了。中國研究者則是對普洱茶進行實驗,他們發現如果每天喝15克普洱茶,連續喝一個月,也會有明顯的降血脂作用。烏龍茶和普洱茶都是經過炮製的茶,綠茶是未經發酵的,降脂作用更好。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年齡血壓對照表,值得收藏!

血壓類別
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
理想血壓 120--------80
正常血壓130--------85

正常高值 130~139-----85~89
輕度高血壓(1級)140~159-----90~99

亞組(臨界高血壓)140~149-----90~94
中度高血壓(2級)160~179---100~109

重度高血壓(3級)≧180---------≧110
單純收縮性高血壓 ≧140---------<90

低血壓 <90---或---<60
(使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比較准確)
血壓年齡對照表

年龄
收缩(男)
舒张(男)
收缩(女)
收缩(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高血壓病的注意事項:

一、合理膳食
1.飲食對於高血壓的重要性:
民以食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膽固醇不高也不低。
2.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適宜的食品---米飯、粥、面、面類、葛粉、湯、芋類、軟豆類。
應忌的食品---蕃薯(產生腹氣的食物)、干豆類、味濃的餅干類。
②蛋白質食品:
牛肉、豬瘦肉、白肉魚、蛋、牛奶、奶制品(鮮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納豆、黃豆粉、油豆腐)
應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豬的五花肉、排骨肉、鯨魚、鯡魚、金槍魚等
③脂肪類食品:
適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醬
應忌的食品---動物油、生豬油、熏肉、油浸沙丁魚
④維生素、礦物質食品
適宜的食品:
蔬菜類(菠菜、白菜、胡蘿蔔、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黃瓜)
水果類(蘋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類、菌類宜煮熟才吃。
應忌的食物---纖維硬的蔬菜(牛蒡、竹筍、豆類)刺激性強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蔥、芥菜)
⑤其他食物
適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飲料
應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酒類飲料、鹽浸食物(成菜類、成魚子)醬菜類、咖啡
3、高血壓病人應注意的飲食習慣
①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澱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這類糖屬於單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還可延長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還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並發症有一定的作用。
③適量攝入蛋白質。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並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④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含鈣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蝦皮。少吃肉湯類,因為肉湯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夠促進體內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腎髒的負擔。
⑤限制鹽的攝入量:每日應逐漸減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後,一平蓋食鹽約為6g。這量指的是食鹽量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適當的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助於降低血壓,減少體內的鈉水瀦留。
⑥多汔新鮮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鮮蔬菜不少於8兩,水果2至4兩。
⑦適當增加海產品攝入:如海帶,紫菜,海產魚等。

二、適量運動
運動對高血壓的重要性:有句話說:“年輕時,用健康換取金錢,年老時,用運動換取健康。”
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並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

運動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
有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才會有幫助。
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游泳都是有氧運動。
1、進行運動的注意事項:
①勿過量或太強太累,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加活動量。
②注意周圍環境氣候:夏天:避免中午艷陽高照的時間;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風。
③穿著舒適吸汗的衣服:選棉質衣料,運動鞋等是必要的。
④選擇安全場所:如公園、學校,勿在巷道、馬路邊。
⑤進行運動時,切勿空腹,以免發生低血糖,應在飯後2小時。
2、運動的禁忌
①生病或不舒服時應停止運動
②飢餓時或飯後一小時不宜做運動
③運動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運動程序的步驟
④運動中有任何不適現像,應即停止

三、戒煙限酒
吸煙會導致高血壓。研究證明,吸一支煙後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煙葉內含有尼古丁(煙堿)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
長期大量吸煙還會促進大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內膜逐漸增厚,使整個血管逐漸硬化。
同時由於吸煙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增多,從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動脈內膜缺氧,動脈壁內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因此,無高血壓的人戒煙可預防了高血壓的發生,有高血壓的人更應戒煙。
與吸煙相比,飲酒對身體的利弊就存在爭議。
不時出現各種報告,有的說飲少量酒有益,有的說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量飲酒肯定有害,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四、心理平衡
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表現是緊張、易怒、情緒不穩,這些又都是使血壓升高的誘因。
患者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的良好適應能力,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冷靜、沉著;
當有較大的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向朋友、親人傾吐或鼓勵參加輕松愉快的業余活動,將精神傾注於音樂或寄情於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從而維持穩定的血壓。
五、自我管理
1、定期測量血壓,1-2周應至少測量一次。
2、治療高血壓應堅持“三心”,即信心、決心、恆心,只有這樣做才能防止或推遲機體重要髒器受到損害。
3、定時服用降壓藥,自己不隨意減量或停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及現病情加予調整,防止血壓反跳。
4、條件允許,可自備血壓計及學會自測血壓。
5、隨服用適當的藥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壓不能操之過急,血壓宜控制在140-159mmhg為宜,減少心腦血管並發症的發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的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8、不需要嚴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幾種情況,不宜進行性生活;
①事後不要立即進行房事;
②酒後應禁止性生活;
③若有頭暈,胸悶等不適應停止性生活,並及時就醫。

六、按時就醫
①服完藥;
②血壓升高或過低,血壓波動大;
③出現眼花,頭暈,惡心嘔吐,視物不清,偏癱,失語,意識障礙,呼吸困難,肢體乏力等即到醫院就醫。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青蘋果勝出!預防膽結石又消疲勞

青蘋果勝出!預防膽結石又消疲勞

「一天一蘋果,醫師遠離我」是常聽的保健說法。中醫師楊淑媚說,蘋果含有膳食纖維及果膠,有益於腸道健康。
營養師李姿儀則說,蘋果有豐富的蘋果多酚,能調節免疫力,並提高抗氧化作用,有抗老效果。

蘋果紅黃青 顏色不同功效不同

帶紅潤外皮的紅色蘋果比較常見,但驚人的是,青色蘋果在3種顏色蘋果中含有最高的維生素A,每100克有916國際單位;紅色蘋果只有49國際單位;黃色蘋果則不含維生素A。

維生素A對於視力保健、預防乾眼症有很好的功效。此外,青色蘋果也能增加膽汁分泌,避免膽結石形成。

台灣較少見的青色蘋果則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多攝取可以幫助身體能量代謝,改善疲勞狀況,帶來滿滿元氣。

李姿儀說,蘋果屬於平性的水果,因此一般人都可食用,很多人探病會帶蘋果就是這個道理。但少數人吃蘋果會拉肚子,或是有過敏症狀,就要避免食用。

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養肺顧氣管!揪出你的「咳嗽」禍源

氣候轉涼,你的呼吸道是不是也開始狀況百出---喉嚨乾癢、鼻水、咳嗽不停,甚至咳到喘不過氣?許多人以為是感冒。不過,如果咳嗽超過3星期,可能是其他原因惹的禍,例如鼻炎、胃酸、環境刺激……,別驚訝,連久坐不動都可能讓你咳不停。
有人喜歡求偏方止咳,網路上也流傳各種「養肺」、「顧氣管」的食療產品,如川貝枇杷膏、喉糖、杏仁茶、陳皮、西洋參……,這些偏方真的有幫助嗎?

《康健》請中、西醫師聯手,為你解答為什麼氣管不好,及哪種偏方能止咳化痰的疑問,並從環境、生活、運動方面,提供簡單易行的保養方法,助你從此呼吸更順暢。

自從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在公共場所「咳嗽」成了遭人白眼的失禮舉動,工作上常需和人接觸的服務業、業務員特別困擾,儘管戴上口罩,還是得連忙解釋,「別擔心,我是過敏,不是感冒,」深怕咳嗽聲嚇壞客人。

在一些場合,頻頻咳嗽不只失禮,更是「明文禁止」的行為,如世界知名的德國柏林愛樂廳在節目單上清楚印著「禁止咳嗽」圖案,有些樂團指揮還會在開場前發送喉糖,企圖讓觀眾止咳潤喉,以減少演出中的咳嗽聲。

時序入秋冬,氣候轉涼,呼吸道問題更容易顯現──喉嚨乾癢不適,或感冒、過敏等讓人鼻涕、咳嗽不停,甚至氣喘發作。

其中,「咳嗽」最常見也最令人困擾,網路流傳「止咳化痰」的偏方有數十種,也有人看遍中西醫,但咳嗽一直好不了。

通常久咳不止,是沒有找出真正致咳的原因,俗話說:「醫生怕治咳」,貼切形容這個看似不嚴重,但成因多且複雜的毛病,而且有些人咳不停的原因不止一個,而是多種因素合併造成,林口長庚呼吸胸腔科劉文德醫師表示。(見36頁「為什麼一直咳?」)

一出現咳嗽症狀,大部份人會認為是「感冒」了,然而感冒引起的咳嗽多半1~2週內會改善,假如持續咳嗽超過3星期,成了「慢性咳嗽」,就不單純是感冒問題。

惹禍源1鼻子

要找出慢性咳嗽的原因,方法之一可看咳嗽屬於「痰咳」或「乾咳」。

「痰咳」的人經常覺得喉嚨裡卡痰,有異物感,動不動就會咳一下「清喉嚨」,最常見原因是鼻涕倒流,其他像長年抽菸,及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也會有經常咳嗽、痰多黏稠的症狀。

鼻涕倒流主要是過敏性或非過敏性鼻炎,及急性、慢性鼻竇炎引起,由於大量鼻涕由鼻腔倒流入喉嚨,刺激咽喉而引起咳嗽。

不過,臨床上見到不少求診的病人並不曉得自己有鼻涕倒流問題,而以為是「氣管虛」才咳不停,問醫生要吃哪些「顧氣管」的藥或食療,中醫師程惠政說。而事實上,這些病人需要治療、保養的是「鼻子」,如避免接觸冷空氣或塵等過敏源,而非治療「氣管」,才可能緩解慢性咳嗽困擾。

如果鼻子長期出問題,沒有接受治療、注意保健,還可能衍生出其他麻煩,讓咳嗽變得更複雜、更難處理。

劉文德醫師指出,有些病人白天不見得流鼻水、鼻塞、打噴嚏,但到晚上睡覺時,呼吸問題就出現了。因為躺著,上呼吸道容易塌陷往下壓,鼻腔被塞住,開始呼吸不順暢而缺氧,因而一直處於淺眠期,所以病人容易感覺自己在「做夢」,甚至惡夢連連,睡得不安穩。問診時,如果病人抱怨常做惡夢、睡不好,醫生會懷疑病人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不順的問題。

這些在睡眠中鼻子呼吸不順暢的人,自然容易張口呼吸,而使口水蒸發,咽喉乾燥,進而引起咳嗽。再者,缺少足夠的鹼性口水來中和胃酸,又可能加重另一個引起慢性咳嗽的問題──「胃食道逆流」,特別會在放鬆躺平入睡後發生。

惹禍源2胃酸

「胃食道逆流」是胃和食道之間的括約肌功能不良,胃酸容易逆流至食道,刺激食道的咳嗽神經接受體,及進入呼吸道刺激咽喉而引起咳嗽。胃酸造成的咳嗽多半是沒痰的「乾咳」,咳起來像被東西「嗆到」,一陣猛咳,也容易聲音沙啞、失聲。此外,患者還會有胸悶、胸口灼熱痛,及早上醒來感覺口乾、口苦的情形。

不過臨床發現,一部份病人其實症狀不明顯,加上過去對「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咳嗽不清楚,所以這些病人常被忽略,而沒有對症治療,劉文德醫師說。

惹禍源3氣喘

除了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之外,第三個常見咳嗽不止的原因是氣喘發作。

不少人以為自己是「感冒」一直沒好,所以咳不停,直到就醫檢查,才曉得原來竟是氣喘發作。這一類病人的氣喘常以「咳嗽」表現,尤其清晨四、五點時咳得特別厲害,劉文德醫師說。

一般可透過詢問病史及肺功能檢查來診斷,對於不易判定的患者,還可透過氣喘誘發試驗,進一步觀察肺功能變化情況來辨別,如果檢查結果為陰性,表示氣喘的可能性低;如果是陽性,雖然不代表病人就一定是氣喘病患,或未來會氣喘發作,但表示他的氣管的確比較敏感,容易受一點刺激就誘發咳嗽。

惹禍源4藥物‧吸入異物‧空氣污染‧肺癌

上述最常見的致咳因素之外,其他像是藥物(如高血壓藥、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吸入異物卡進氣管、空氣及環境污染(如辦公大樓的空調濾網藏污納垢、室內建材含有毒揮發物質VOC,如甲醛),及最令人恐懼的肺癌,都可能讓人咳不停。

禍源5心理因素

還有一種咳嗽屬於「心因性」,在特定場合、特定情況下,或見到特定的人,因為心理因素,才咳起來。就像有些人上台報告、公開演講之前,可能因緊張或其他原因,習慣要咳幾下,或清一清喉嚨。

曾有位已婚婦女因為久咳就醫,做遍各種檢查都找不出原因,後來,照顧她的護士發現,平常其實很少聽到她咳嗽,但只要先生來探病,她似乎就咳得特別厲害,一問之下,才曉得之前先生曾外遇,後來兩人合好,但只要她身體不適,先生就對她呵護備至,因此推測她因為想獲取先生關愛,才會咳不停,但有時候當事人也沒有察覺是心理因素造成自己猛咳嗽。

惹禍源6陰虛

如果從中醫角度看,喉嚨乾癢不適、容易咳嗽、呼吸不順等等呼吸道問題,和氣候變化及體質有關。

中醫講究因應天地變化養生,因此入秋之後,氣候轉為乾燥,秋燥易傷肺陰,應著重「養肺」。「中醫常說潤肺,因為肺喜歡滋潤, 不喜歡乾燥,太燥就會出問題,」長庚中醫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郭忠禎說。

此外,體質屬於陰虛、氣虛、肝火旺的人也容易呼吸道不適。

程惠政醫師指出,老年人、更年期婦女因身體機能退化、荷爾蒙改變等,體質容易轉為陰虛,例如黏膜、唾液腺退化等,使液體分泌減少、滋潤度不足而出現口乾舌燥、咽喉乾癢、乾咳等不適症狀。尤其到秋冬偏乾燥,或長時間待在濕度低的環境,如冷氣房,及水分攝取太少,都會加重不舒服情形。

這一類體質需要滋陰潤燥,一般會用麥門冬湯、玉女煎、六味地黃丸等。經過一段時間滋陰調養後,原本容易乾(燥)咳的人會咳出少量痰,等將痰慢慢咳掉之後,乾咳現象就會緩解,程惠政說。

惹禍源7氣虛

中醫認為過敏的人多半屬於氣虛體質,而像久病、身體虛弱、大病一場之後,或飲食失調,嚴重營養不足,體質也會成為「氣虛」、「偏寒」,最好少吃太過寒性的食物,如蝦蟹、竹筍、西瓜等,並以溫熱、平性及補氣的食物、藥材調理,常見如人參、黃耆等。

不過程惠政提醒,中醫古籍雖指出過敏的人體質多半偏虛、偏寒,但現代生活環境及條件比古代優渥,大多數人營養過盛,而不是營養不夠,所以不太需要「補氣」,反而吃偏涼的食物更合適。

惹禍源8肝火旺

肝火旺,如壓力大、鬱悶、熬夜晚睡,喜歡油炸、燒烤、辛辣食物,易造成肝火上升,而中醫認為肺屬「金」、肝屬「木」,原本是金剋木,但當木太盛,也就是肝火太旺時,金就剋不了木,反而會被木剋制,因此,肝火太旺,也會傷害肺,郭忠禎說。

因此,秋冬養肺、保養氣管等呼吸道健康,需先找出病因,及檢視個人體質狀況,再評估哪些方法適合自己,例如食療偏方需要吃嗎?吃哪一種才能解決困擾,因為並非每一種坊間流傳的止咳化痰、顧氣管方法適用於每個人,且吃錯用錯可能讓問題惡化,《康健》請中、西醫師一起解答,讓你找到適合自己的食療法。(見44頁「哪種偏方顧氣管最有效?」)

除了飲食之外,從環境、生活、運動、瑜伽各方面著手,不讓咳嗽、鼻水、呼吸不順等困擾找上身,安度秋冬。(見48頁「免吃藥,8招讓你呼吸更順暢」)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咳不停,何時需就醫?

當持續咳嗽超過2星期,不見好轉,甚至愈咳愈厲害,或者已經出現黃稠痰,代表可能是細菌性感染或肺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建議此時趕快就醫檢查及治療。

看時辰咳,幫你找病因

聽起來像看時辰算命,不過,咳嗽發作的時間的確是分辨病因的方法之一,特別是惱人的夜咳。躺上床不到半小時就開始咳嗽,坐起來比較不想咳,這種咳嗽多半是鼻涕倒流刺激咽喉引起。

入睡大約1~2小時以後突然想咳,而且是一陣猛烈急咳,或伴隨胸悶、脹氣、心灼熱感等,原因可能是胃食道逆流。

總是在凌晨四、五點咳嗽的人,則氣喘發作的機率高。

為什麼一直咳?

咳嗽超過3星期

一、有痰

1.晚上特別想咳
--鼻涕倒流
--氣喘(清晨四、五點咳得很厲害)
--心臟問題引起咳嗽(睡覺到一半,突然胸悶、喘不過氣、咳個不停,常有血絲泡沫的白色痰液)

2.整天不定時咳
--抽菸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
--肺癌或肺結核(咳嗽型態改變、咳嗽帶血、呼吸困難、體重下降)

3.沒有特定時間咳
--環境過敏原刺激(鼻子不好,全身痠痛,容易疲累)

二、幾乎沒有或痰量少

1.晚上特別想咳
--胃食道逆流(伴隨口乾口苦、聲音沙啞、胸口灼熱痛)
--上呼吸道阻塞症候群(睡覺時咳不停,像嗆到一樣,淺眠,常做惡夢)

2.白天特別想咳
--慢性咽喉炎(一說話就容易咳嗽,不說話、睡覺時就不咳)

3.整天不定時咳
--異物梗塞(一次嗆到後,就開始咳嗽)
--家族性咽喉神經過度敏感(家人都很敏感,一吹到冷風或聞到異味,就容易咳,感冒咳嗽都拖很久)

4.沒有特定時間咳
--心因性咳嗽

註:這是根據痰量及咳嗽發生時間,將慢性咳嗽做簡易分類,方便一般人自我檢視可能的咳嗽原因,但實際病因仍需由醫師根據病患表現的症狀,做仔細的病情判斷。資料提供:林口長庚呼吸胸腔科

久坐少動,下肢循環差小心咳嗽找上門

缺乏活動不利健康,現在又添一椿。最新研究發現,久坐少動、下肢循環差,可能引起睡眠呼吸暫停,甚至進一步害你咳不停。

刊登於今年《美國呼吸暨急診醫學期刊》(AJRCCM)的一篇研究指出,白天活動量少的人,大量水分會堆積在下半身,等到晚上睡覺躺平時,回流到上半身的水分,比白天活動量大的人多。而夜晚大量水分回流,會造成睡覺時頸圍增加,上呼吸道的管腔受擠壓變得比較狹窄,因而增加睡眠呼吸暫停的風險。

林口長庚呼吸胸腔科主治醫師劉文德說,臨床上觀察,一部份有睡眠呼吸問題的人,通常也是慢性咳嗽一直好不了的患者。因此,想改善不論醒著或睡著時的呼吸問題,增加白天的活動量是最好方法。

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夏日洗澡9問 你洗對了嗎?

夏日洗澡9問 你洗對了嗎?

洗澡的時機、水溫、當時的身體狀況都會影響健康。關於洗澡的各種說法,你了解多少?
說到洗澡,從古早至今流傳了多種說法,從冷水增加免疫力到不適當的洗澡時機會導致昏厥,以下整理了9種坊間的講法,以中西醫觀點,為大家提出解答。

Q1: 洗冷水澡可以增強免疫力?

從中西醫的觀點來看,都認為這種說法並沒有根據。

御絨中醫診所中醫師廖千慧指出,增強免疫力還是要靠運動和飲食。她建議,如果身體允許,可以不用穿過多的衣服。至於洗澡的水溫以攝氏38~40度為佳,不能過冷也不行太熱。

針對冷水澡可以增加免疫力的說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黃麗珊更直指「沒有這種事情」。

Q2: 酒後洗澡會頭暈、眼花,甚至昏迷?

沒有太大關連。

黃麗珊指出,喝少量的酒對洗澡沒有影響,至於大量酗酒的人,則本來就會在酒後發生頭暈眼花,甚至昏迷狀況。因此,酒後洗澡跟頭暈目眩、昏迷沒有太大的關聯。


Q3: 體力或腦力勞動後,如果立刻洗澡,會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導致昏厥?

的確需要休息一下,但不至於昏厥。

廖千慧指出,以運動員為例,如果運動停止還在喘就洗澡,可能會有一點疑慮,但不至於昏厥,除非是因為體力上的勞動而脫水到極端嚴重的地步,不過這樣的情況算是特例。

至於用腦過度,她並不認為立即洗澡會因此昏倒。

Q4: 滿身大汗的時候洗冷水會心肌梗塞?

有這種案例。

廖千慧說,流汗後血液會因為缺少水分而變濃稠,且流速變緩,這時候如果又因為洗冷水澡而使血管收縮,便可能引發心肌梗塞。

Q5: 血糖低時洗澡,可能出現腦部供血不足,容易虛脫?

是。

黃麗珊指出,血糖低時,人本來就會頭昏,倒不是因為洗澡;但她也提醒,血糖、血壓太低的時候,先不要洗澡比較妥當。


Q6: 常洗澡會洗掉身上的益菌和油脂保護層,所以一週只要洗1 ~2 次就好?

依體質而定。

黃麗珊認為,看你的體質是否容易流汗而定,每個人不一。另外,如果是在寒帶,1~2次就可以,生活在其餘的氣候環境則不一定。

Q7: 發燒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有可能。

黃麗珊說,發燒時體溫過高可能會引起熱筋攣,也就是抽筋的現象。如果這時正在洗澡則容易發生意外。

Q8: 什麼時段洗澡比較好?早上或晚上?

沒有太大分別。

黃麗珊說,這要看個人習慣,早上或晚上沒有分別,洗乾淨就好。

Q9: 吃完飯後洗澡,會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不太可能。

廖千慧認為,吃完飯後,身體的血糖應該是處於上升的狀態,「已經進入血液的血糖,不會因為洗個澡就不見了」,頂多是肚子脹氣、消化不良。或許有些血液會因為洗澡而流向皮膚,不過血糖還是會慢慢上升。因為飯後洗澡就昏倒,似乎不太可能。


但是黃麗珊仍然建議,飯後應先休息30分鐘再入浴。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咖啡不致癌,還可護眼睛

咖啡不致癌,還可護眼睛

咖啡有益健康,護眼、減重、降血壓,都是因為這個抗氧化物:綠原酸。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調降了沿用長達25年的咖啡致癌等級,將咖啡從可能對人體致癌(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2A級調降至第3級,也就是無法歸類為人體致癌物(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在此同時,也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飲用咖啡對一般人來說其實利大於弊,其保健效果從降低糖尿病到防癌都有。只不過,咖啡對於眼睛的作用卻很少被人提起。

康乃爾大學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咖啡中所富含的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可能有保護視網膜細胞的作用。

視網膜位於眼球的內層,由一層感光細胞和其他神經細胞組成,負責接受及組織視覺影像,供大腦辨認。視網膜同時也是身體裡新陳代謝最活躍的組織之一。


研究人員指出,視網膜的耗氧速度甚至比大腦還快,而氧化壓力所引起的現象,如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青光眼,都有可能導致失明。

然而,他們經由動物實驗卻發現,咖啡中的主要物質之一綠原酸,卻可以減少視網膜神經細胞因缺氧和過多的一氧化氮所引起的細胞凋零。

研究人員解釋,綠原酸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減少視網膜細胞死亡的原因之一。他們因而推論,喝咖啡或許能預防視網膜因退化而引起的病變。

這項研究刊載於《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咖啡中的綠原酸除了能預防視網膜的退化外,還有以下幾個鮮為人知的好處:

減重


《醫學國際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在一項人體實驗中發現,攝取綠原酸含量高的咖啡的受試者,12週之後體重平均下降達5.4公斤,至於所喝的咖啡綠原酸含量較少的一組,平均體重只減1.7公斤。

體脂肪方面,咖啡中綠原酸含量多的一組,平均減少3.6%,而綠原酸攝取較低的組別,則平均減少0.7%。

降血壓

《臨床和實驗性高血壓期刊(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在一項針對有輕微高血壓的患者的實驗中發現,一組給予綠原酸咖啡萃取物,對照組則服用安慰劑。攝取咖啡綠原酸的組別,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明顯降低,飲用安慰劑的另一組在血壓方面卻沒有明顯的下降。

保護神經


《生活科學期刊(Life Sciences)》則是發現綠原酸似乎有保護運動神經的效果。文中指出,當細胞內的麩胺酸堆積過多,會對神經細胞產生毒性,綠原酸可以降低這種毒性,從而對神經細胞產生保護的作用。

不過,有兩件事情要提醒。

如果想從咖啡中攝取最多的綠原酸,飲用淺烘焙的咖啡最好,因為綠原酸的含量會隨烘培的時間減少。重烘培的咖啡會降低綠原酸的成分,身體也就無從得到這些好處。

另外,也有研究顯示,熬夜喝咖啡會使眼壓飆高,反而容易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風險,因此,除了喝淺烘焙的咖啡,飲用的時間也需要留意。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Life Sciences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中醫師談咖啡:陰虛、濕熱體質少喝、吃中藥應間隔2小時

中醫師談咖啡:陰虛、濕熱體質少喝、吃中藥應間隔2小時

香醇濃郁的咖啡,已被WHO正名非致癌食物,反而是防癌食物,現代中醫怎麼看?
由於咖啡屬於外來種,古籍上並沒有相關記載,現代中醫師通常依據傳統「四氣、五味、五色、歸經」等中藥特性的分類方式,跟據外觀顏色、香氣、味道、作用等綜合判斷咖啡的屬性。

有趣的是,咖啡會隨著不同程度的烘焙,產生不同顏色與味道,從淺焙、中焙到深焙,咖啡豆會從淺黃色轉變為深褐色,味道也會從酸至苦,果香到焦香,還能帶有甘甜味。

壢新醫院中醫師王凱平自學咖啡8年,他認為,咖啡的性質比較像是經過分階段處理的中藥材,過度簡化地以單一顏色或氣味判定屬性並不是那麼恰當。

他指出,咖啡因是咖啡的主要成份之一,有降低睡意、增加心跳、擴張血管、興奮、利尿等效果。一般來說作用時間短暫,若非長期大量飲用,會造成體質濕熱的說法尚未有明確依據,目前沒有相關中醫體質試驗佐證。


高雄榮民總醫院特約中醫師、新世紀中醫診所院長郭哲彰則認為,咖啡因經過烘焙過程,在中醫裡普遍認為屬於「溫性」。

其中,淺焙咖啡較溫潤,酸味較重,而酸入肝,有護肝、解肝毒的效果。針對緩解短期的頭痛、提振精神,咖啡也有一定的功效。中、深焙的咖啡較偏燥熱,容易上火;若味道又偏苦,苦入心,刺激過多可能會心悸、失眠、情緒焦躁。

中醫師全聯會常務理事、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陳旺全認為,咖啡有一定的止咳效果,他發現很多止咳的藥都含有咖啡因成分,若是沒有痰的咳嗽,喝點咖啡有助於緩解,幫助肺氣循環。

陰虛體質、濕熱體質應少喝

雖然長期喝咖啡不一定會影響體質,但中醫師們同意,若本身已經是陰虛、濕熱體質,就要少喝咖啡。

郭哲彰臨床上看到不少咖啡成癮病患,本身因為長期熬夜、作息不正常、壓力大造成陰虛體質,此時透過咖啡來提神,效果不但不好,還弄壞身體。


他解釋,中、深焙的咖啡因烘烤時間長,會帶燥熱,陰虛體質的人長期喝容易上火、口乾舌燥、便秘、眼睛痠澀,不但咖啡成癮,提神效果下降,甚至還看過病人出現禿頭症狀。

此時,他會建議病患逐步減少咖啡攝取,並開補氣的藥方,讓病患精神可以提振,不用依賴咖啡。

中醫的濕熱體質之中,「肝經濕熱」以及「膀胱經濕熱」容易有所謂「小便短赤」,即每次小便量少,顏色深黃,常合併尿頻、尿急。此時若再多喝咖啡,可能會讓小便更頻繁,咖啡溫熱的性質也不利於治療熱性疾病。

胃陰虛夾濕熱體質的人,容易胃酸過多,再喝咖啡反而更刺激,胃食道逆流就容易發生。王凱平建議,嚴重的熱性體質,或是中重度以上肝經濕熱、膀胱經濕熱體質應少喝咖啡。孕婦、青少年也已有研究建議少喝為佳,以免影響胎兒和學習的專注力。

服用中藥  記得間隔2 小時


若有服用中藥,記得先與醫師討論,確認是否合適喝咖啡。

陳旺全指出,若是服用腎性貧血相關的中藥,咖啡中的咖啡因會交互產生生物鹼,沉澱在體內會阻礙藥物吸收,降低效果。

有些藥物則有加乘作用。郭哲彰舉例,傳統「川芎茶調散」必須搭配熱茶服用,現今改成科學中藥後則參有茶葉,透過茶中的咖啡因加強療效。若再喝咖啡,會有加乘的效果,導致劑量過多,因此要避免。此外,補氣、溫陽的藥也要避免與咖啡一起服用。

保險起見,陳旺全建議平常服用任何中藥,前後建議間隔2小時,避免有交互作用產生。

咖啡適量喝,淺焙尤佳

除了注意體質,想要喝咖啡促進健康,中醫師建議選擇咖啡因少、盡量不含人工添加物的黑咖啡。

王凱平指出,生豆品種、烘焙與萃取方式、飲用量等,都會影響人體攝入咖啡因含量。萃取時隨著咖啡粉接觸水的時間愈長,溶出的咖啡因就會愈多。如手沖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反而較大家印象中「比較濃」的義式濃縮咖啡還高。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冰箱│冰箱七分滿,門邊膠條每週擦,避免食物中毒

冰箱│冰箱七分滿,門邊膠條每週擦,避免食物中毒

這些當紅的廚房家電,你以為買了就無所不能、吃得健康了嗎?其實,若沒正確使用,仍有潛藏風險。
「很多台灣家庭的冰箱很可怕,塞得滿滿的,」譚敦慈一提到冰箱便這樣說。冰箱塞滿食物代表你正在耗損你的冰箱,別以為這跟食安無關,冰箱的使用跟食物保鮮、食物中毒息息相關。

切記冰箱裝七分滿就好,譚敦慈說,冷氣需要對流才能保鮮。《我的食材便利包》作者楊賢英則建議,將冰箱冷藏分為「視線範圍」與必須踮腳或彎腰才拿得到的「非視線範圍」。後者放效期久的東西,視線範圍則放賞味期限一週內的,避免食物過期而浪費或誤食。冰溫室溫度較低,可放一週內要吃完的葷食,既有退冰效果又能保鮮。

專家叮嚀 

譚敦慈說,務必每週用濕布擦一次冰箱門邊的膠條,上面若卡了一層垢或黴菌,冰箱會閉合不緊,使冷氣散溢,更會直接造成食物鮮度不足,甚至污染食物,黴菌的毒素可輕可重,可能沒事,也可能長期累積在體內,造成肝腎負擔。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衣領、袖口髒髒,小蘇打好好用!

小蘇打、檸檬酸、肥皂,聰明使用天然清潔劑:
/小蘇打/

◎原理:弱鹼性,適用於油垢等酸性污垢。兼具中和、消臭、發泡、軟化水等作用。但要買食用小蘇打當清潔劑,避免用可能添加重金屬的工業用小蘇打。

◎聰明用:

(1)水槽、水龍頭、馬桶:用牙刷或刷子沾取小蘇打粉,清洗陶瓷和不鏽鋼類最有效,細縫處可用尖吸管輔助,原本又黑又舊的表面,很快就變得亮晶晶。

(2)地毯:沾了油漬的地毯可撒上小蘇打粉,放置1小時後以吸塵器清潔即可。

(3)梳子:可用一杯水加一小匙小蘇打粉,把梳子浸在水裡半天,殘留在梳子上的諸多髮絲便容易清除。

(4)衣領、袖口:難清理的污垢處可沾濕後撒上小蘇打粉,刷洗乾淨後再放到洗衣機裡清洗。

/檸檬酸或檸檬汁/

◎原理:
酸性,適合用來去除鹼性污垢。有中和、溶解、洗淨、柔軟污垢等作用。檸檬酸可在藥局或化工行購買。

◎聰明用:

(1)排水管:水槽的排水管常留下許多污垢,可用檸檬酸加水倒入排水管後,加入一大匙小蘇打粉,蓋上排水管的蓋子,酸鹼中和出現泡沫可清潔管內髒污。同樣原理可用來清潔熱水瓶內部。

(2)木質家具:用檸檬皮擦拭,可常保木質家具晶亮如新。

/肥皂/

◎原理:
鹼性,含有界面活性劑的成分,適用於去除油污或灰塵等酸性污垢。

◎聰明用:

(1)廚房瓷磚:用肥皂水噴濕衛生紙或紙巾,貼在充滿油垢的瓷磚上靜置一晚,可吸附髒污。

(2)抽油煙機:噴灑肥皂水後,油污可隨著水滴下來。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夏日疲勞症候群,提振解方全收錄

夏日疲勞症候群,提振解方全收錄


夏天到,疲勞、困頓、火氣全都來,食慾也減退。飲食、伸展、按摩多管齊下,夏日疲憊速速退散。
6月,入夏頭一個月,太陽發威,萬物被照得白亮、刺眼。走在街上,你的頭頂熱辣,身上汗水蒸騰,心裡煩躁不安,始終皺著的眉頭足以夾蚊子。這時不知哪來的惡犬,無端端對著你吠,你火氣全開,大聲斥喝了一聲,狗便夾著尾巴逃跑。你這才發現,自己原來可以比狗兇。等到終於走到騎樓,身體已疲憊不堪、腦袋昏沉,踏進超商想吃點東西,卻是胃口全無。

這些生理現象近年被人們冠上一個新名詞—「夏日疲勞症候群」,用以描述夏季獨有的身體不適與疲憊感,如昏沉、易怒、容易疲累及食慾差等身體微恙的現象。

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解釋,醫學文獻與診斷上並沒有「夏日疲勞症候群」,與其說是一種病徵,「不如說是夏天帶給人們的困倦與身心不適的症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也說,「夏日疲勞症候群」就像「週一憂鬱症(Monday blue)」,是因著外在環境而反映出來的身心狀況。

以西醫來說,康宏銘解釋,夏季溫度升高,身體在高溫的環境下,皮膚和四肢的血管都會擴張,當較多的血液流往這些地方,流向內臟、大腦的血液會相對變少,於是容易造成身體的疲累和腦部的困頓感。他以進食作為比喻,就如同人們吃得太多,血液會大量流往胃部幫助運作,使得人體其他部分,如大腦的血流變少,因此變得昏沉一樣。

天氣熱,「氣陰兩虛」

中醫則以下列幾種方式解釋夏季才容易產生的疲憊。

1.暑熱會傷元氣,氣耗則傷陰

御絨中醫診所中醫師廖千慧以陰陽調和的角度認為,「高溫會耗氣,傷陰則脫水」。陽盛陰衰會使身體處在不平衡的狀態,因而產生不適。林在裕也指出,太熱的天氣會耗損體內的元氣,導致中醫所謂的「氣陰兩虛」。所以在夏天中午過後,就容易感到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2.酷熱環境下,水分流失快,心臟負擔大


林在裕表示,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在酷熱的環境下新陳代謝會比較旺盛,身體的水分也會嚴重流失。「心臟負擔重,溫度高,心跳快,就好像無時無刻都在小跑步。」

若再加上睡眠不佳,就會造成肝火跟心火上升,因此心情就容易煩躁、發脾氣。

廖千慧補充,高溫除了使心臟負荷增加,中醫認為氣溫升高也會影響人們「脾氣的心」,夏季是人們在脾氣上「容易癲狂」的時節,於是有夏天宜養心的說法。

3.冰品食用過量

夏季是冰品冷飲出籠的季節,林在裕指出冰飲、冰淇淋會使腸胃蠕動變慢,食慾會因此變差。

夏日解疲中醫3良方

廖千慧建議,入夏後早上10點到下午3點最好不從事戶外活動。若出門,不要直接在太陽下曝晒,走騎樓下、外出帶帽、穿著長袖都可避免晒傷。氣溫升高容易脫水,在室外尤其需要補充水分,以免中暑。她認為尿液的顏色要呈現透明微黃,才表示身體散熱足夠。


暑熱的疲累也可透過飲食、穴位按摩與伸展操得到紓緩。

/解疲飲食/

中醫師廖千慧建議夏天養生、去疲憊的原則是:清暑、去濕、補氣、滋陰。清暑可用白鶴靈芝、魚腥草(蕺草)、薄荷葉、綠豆湯;去濕可用冬瓜、西瓜;補氣以粉光參涼補;滋陰則用百合、麥門冬。

林在裕建議以茶膳調理、減輕夏日疲勞。

金銀花增液湯

藥材: 玄參、麥門冬、生地、金銀花各5錢。

做法: 將藥材加入1500cc水浸泡半小時,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續煮半小時,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 生津止渴、潤腸通便、清熱解毒。

生麥飲

藥材: 西洋參6錢、麥門冬4錢、五味子2錢。

做法: 同金銀花增液湯

功效: 補充元氣、消除疲勞。

/穴位按摩/

神門穴




對應經絡:手少陰心經

功效:安神寧心、清心降火


穴位:手腕關節上,小指與無名指間凹陷處。(握緊拳頭,手腕關節靠近小指側會出現明顯的肌鍵,按壓內側。)

方式:用指尖按壓穴道,每次約5~10秒鐘,持續3分鐘。

內關穴



對應經絡:手厥陰心包經

功效:安神寧心、和胃降逆、寬胸止嘔。

穴位:手掌向上,手腕橫紋上三指寬,握緊拳頭,前臂兩筋之間。

方式:用指尖按壓穴道,每次約5~10秒鐘,持續3分鐘。

曲池穴



對應經絡:手掌的陽明大腸經

(註:陽明經為多氣多血的經絡)

功效:疏散邪熱、調和氣血。

穴位:彎曲手肘,肘橫紋的外側端。

方式:用指尖按壓穴道,每次約5~10秒鐘,持續3分鐘。

/伸展操/

夏季養心操

手少陰心經的經絡走向是由胸腔延伸到手部,經腋下到達手掌內側,也就是小指側。透過手部的伸展運動,可幫助心經經絡內氣血的運行。每天做10~15分鐘,具有養心安神的作用。


步驟

1膝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十指相交,輕鬆置於腹前。

2交的雙手向前舉起,過肩,高舉至頭頂,手肘打直,維持3~5個呼吸。

3掌向上翻,用力延伸手臂,維持3~5個呼吸。

4慢彎曲手肘,向外打開。

5手繞過頭,抵住後腦枕骨的位置,伸展肩頸,同時將手肘往外、往後施力,使胸腔擴張。

夏季清頭目操

百會穴是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陽氣充盛。按壓督脈經絡可以疏通氣血,升提陽氣,緩解夏季的困頓、乏力。每次做3分鐘,具有醒腦、明目的作用。



步驟

1手拇指置於耳尖,中指放在頭頂處,也就是百會穴,按壓5~10秒鐘。

2手中指順著頭頂,向腦後,也就是督脈的位置按壓,一直按到風府穴,即枕骨下方正中凹陷處,停留5~10秒鐘。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6招打造健康無毒的家

6招打造健康無毒的家

1.環保建材聰明選

令人聞之色變的甲醛和室內有機揮發物(VOC),以油漆和板材中含量最高,因此最好選擇低揮發性、有環保標章的油漆,或請廠商出示板材的甲醛溢散量測試證明(不要超過50g-L)。

目前在家具賣場和建材行,都可買到獲得環保標章的綠建材油漆,「一般國產的環保漆就已是不錯的選擇,」綠建築專家陳重仁說,環保標章有等級之分,如果更進一步要求,可選擇符合環保標示E0(歐規)和F4顆星(日規)以上更健康安全。

也可選擇低揮發性的矽膠(產品上會標示VOC含量不超過250g-L,目前有道康寧和GE兩個廠牌),就能減少室內有機毒物的累積。

2.配電盤不要密封

電線走火是居家火災的主因,江守山提到不少居家的配電盤設計有問題,不是發熱發燙,便是封死鎖住,很容易引發火災。

配電盤要隨時可以開啟,電線走火時就可以直接關閉主電源,不致引發火災。

此外,也要經常檢查配電盤是否過熱,他特別提醒要用手背而非手心觸摸試溫,因為手背碰到熱或刺激會縮起,手心反而會緊緊抓住不放,增加觸電危險。

3.檢查排氣管和管道間設計

「很多排氣管是裝假的,」到處檢驗房子的江守山就發現,不少住宅排風口和管道間設計不良,讓髒污的空氣甚至有毒氣體往室內亂竄。

建議裝潢後一定要打開天花板仔細做檢查。

4.改善通風有一套

「窗子能開儘量開,」陳重仁說,儘量選擇可開啟窗戶的房子,且窗戶開啟的面積至少大於1/4~1/2,或是可向外推開。

譬如透天厝改建,前後走道必須留對開的門,或是在門上加裝小氣窗,增加通風對流。

除了增加通風量,種植可吸附有機物質甲醛,如吊蘭,吸附苯的波士頓腎蕨和非洲蕨,也可達到清淨空氣功效,而且種植愈久效果愈好。

至於位在空氣污染的都會地區不適合開窗,可加裝換氣機。陳重仁新裝潢好的辦公室內就裝了一台類似抽風扇的換氣機,價格約3000~5000元,除可引進室外新鮮空氣,兼具過濾與隔音效果,很適合位在鬧區的辦公室或住家。

如果室內的辛辣嗆鼻氣味仍然嚴重,建議找專業公司施工,利用觸媒等工具,便能讓室內空氣恢復清新。

5.除去濕氣,黴菌不再來

保持室內的通風路徑,就能遠離濕氣危害。可在居家潮濕的地方,如浴室或廚房等加裝抽風扇或開窗。

尤其是更衣間和衣櫥經常貼近潮濕的浴室旁邊,最好加裝窗戶,或者衣櫥門要經常打開不封死,才不會有衣物發霉問題,陳重仁說。

6.睡床遠離輻射源

發生在床位附近的低頻輻射,對人體危害最大,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低頻輻射中,會導致白血病、乳癌和不孕症,且對孩童健康影響更大。所以不要在臥室裝電腦、電視機,床頭不要放音響和手機等電器設備。尤其入睡時應關閉電源。

家庭的配電系統和冰箱背後的一牆之隔,不要安排床位,容易有輻射危險,江守山提到。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世界上最简单的防中风防痴呆降血糖的动作竟然是......



那些长期不锻炼,久坐如屁屁粘在座椅上的懒鬼们,脑血管就不会晶莹剔透,血管畅通了。往往越坐越笨。老人久坐不动,则退化超级加快,勤快的老人呆得慢,脑子灵活的老人衰老也慢。
别尽想着解放全人类,先让自己的大脑轻松点吧。
脑溢血、脑梗死主要导致偏瘫跛行,活动能力下降。而所有人的衰老都是血管变细的结果,供血逐步下降,脑部营养逐渐减少,慢慢老去,逐步步履艰难而老态龙钟。

中老年人谁都怕中风,可有几个人知道世界上最简单的防中风痴呆和降餐后血糖的的动作竟然这么简单,就是踮脚
这可不是常人所说的练习小腿肌肉,还怕小腿变粗等等说法。除了锻炼小腿肌肉,让下肢血管流动之积极作用之外,大脑能够控制远端的脚爪子和腿肚子,说明神经没坏,脑子没呆,刺激远端的肌肉运动还会刺激大脑,反馈调节大脑功能。肩膀上这个几十年的脑壳里面的血管才不会加速堵塞,也就不会中风。
怎么踮脚呢?
让糖尿病人慢慢踮脚,自然就消耗了血糖,剧烈运动有时会增高血糖,那是与时俱进的运动性血糖升高,有的人运动后低血糖出事情,这是运动后迟发型低血糖。缓慢降低血糖的方法其实就是踮踮脚,别小看踮脚,这可是全身重量的负荷练习,人有多重,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使了多大劲儿。

我们训练组中的85岁老人们练了两年后,腿脚挺利索,血糖血脂有所改善,不再相信药物能够救命,相信只有体能维持得好,人才能长寿,动作超简单,但需要持之以恒。(当然有其他综合训练,但在家中仅仅练习踮脚,前几期写的老人的床上运动)

83岁以上老人也可扶着沙发和座椅站立踮脚,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做别的锻炼。而很多老人脚部还没练好,足跟都不稳,腿没劲儿,就性子急快跑快走了,有的容易摔跟头。还是简单练点踮脚和勾脚吧。(练习中呼吸时,踮起脚吸气,脚后跟下降过程中慢慢吸气,逐渐慢些最好。)每天练30个一组,全天分段练20组。坚持练习就能减少跌到、增强老人步行信心。


实在没时间锻炼,每天在办公室踮脚勾脚也不犯别人,开会时可以偷偷练练。春节回家一定要教会老人踮脚和勾脚,不光练习走路的肌肉,还能锻炼大脑防止痴呆,餐后练还能慢慢悄悄地降低血糖……


踮脚是最远端的肌肉控制和肌力训练,最简单最靠谱。办公室久坐的懒人们,为了您的大脑健康,动动你们的脚爪吧!老人们,为了减慢大脑衰老,请试着动动吧。